10月底金庸先生的去世,迅速攀上社交媒体的热搜。“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读者。”金庸先生被普遍认为是读者最多的华语作家,其生前共创作了15部脍炙人口的武侠小说,其中14部被总结为“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随着金庸先生的去世,金庸小说一时间掀起新一轮购买热潮时,金庸小说的盗版问题多年来也一直存在。除此之外,同人作品也一度被金庸告上法庭,甚至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版权保护。
内地第一套正版金庸作品集
内地读者能够阅读正版《金庸作品集》,不过是最近20来年的事,过去读者手中阅读的金庸小说多为盗版,直到90年代这种现状才较为改善。
20世纪80年代中期,香港无线版《射雕英雄传》在内地热播,金庸正式成为内地老百姓熟知的人物。1991年,金庸将全部15部作品授权给三联书店,1994年正式出版的三联版《金庸作品集》是内地第一套正版金庸武侠小说全集。
内地的大多数读者,知道郭靖、黄蓉、翁美玲的名字在前,知道金庸的名字在后。与金庸剧热播不相匹配的,是社会对金庸武侠小说的评价。在83版《射雕英雄传》热播的时候,《新闻联播》曾以金庸武侠小说为例,痛陈武侠小说“泛滥”。彼时的舆论环境中,武侠小说有一个罪名,即对青少年有“毒害作用”。
金庸武侠小说能在内地顺利出版,起到关键作用的人是三联书店前总经理沈昌文。早在1988年,他就经由罗孚先生牵线,到香港拜访过金庸,商讨小说出版事宜。1991年双方签订10年出版合同。1994年5月,三联书店正式推出了36册一套的金庸作品集。
目前,市面上的金庸小说大多都带有“朗声”,因为目前金庸小说在中国内地的版权是由朗声图书公司全权代理的,“朗声版”即该公司的简称。不过,这并未让盗版问题得到终止。迄今为止,金庸小说连中文繁体版、简体版、英文版、电子版等在内,均包括大量的民间盗版,有人预计
总体数量超过了10亿册。
那读者如何分辨正版盗版?网友“七分斋”表示,一方面要看开本,另一方面看印刷,最后是看纸张。“盗版书一般会较正版书小一些,最好买一本广州版的正版金庸作为比照,如果明显比它小一圈的话,就要注意了,很可能是盗版。正版的字迹清晰,墨迹均匀,而盗版的往往字迹不清晰,墨迹时轻时重。着重看一下插图,一些高仿版的字迹虽然清晰,但插图仍然无法仿得十分清晰。正版的纸张比较厚实,不发脆,不容易撕坏。盗版的相对来说纸张较薄,纸质差。” 推动中国版权保护
上世纪90年代初期,金庸以10亿港币的价格卖掉了《明报》,再算上他的小说版权费、出版费,改编电影、电视剧的版税等等,金庸的身家已经相当可观。
金庸虽然只有15部武侠小说,但发行量非常大,根据保守估计,金庸小说全球发行量已经超过了3亿册,可谓小说界“中国第一IP”。2010年,金庸小说在内地重新结集出版,金庸版税收入350万,名列当年作家财富榜第12位。
在版权保护方面,2015年金庸诉江南案,虽然涉案金额并不庞大,但对国内版权保护来说,意义重大。
2015年,金庸发现江南在未经其同意的情况下,在江南创作的小说《此间的少年》中大量使用金庸小说的知名人物,比如郭靖、黄蓉等。因此,金庸向江南提起诉讼,并将统筹、出版商、销售商一并作为被告,要求停止侵权,并向法院提出诉求。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法院判决,杨治(笔名“江南”)和相关出版商应立即停止涉案不正当竞争行为,停止出版发行小说《此间的少年》并销毁库存书籍;杨治及出版商应赔偿查良镛(笔名“金庸”)经济损失168万元及查良镛为制止侵权所支付的合理开支人民币20万元。
而此案作为“中国同人作品第一案”,为原本处于版权灰暗地带的同人作品划清了法律界限,即“同人不侵权,商业化侵权”。
随着金庸武侠小说IP用于游戏,金庸的收入又多了一块。对外授出游戏版权时,金庸对侵权游戏也毫不手软。金庸对版权的维权之路,属2013年最为轰动。这一年,金庸联合完美世界和畅游两家公司,在半年内成功让一百款侵权手游下架。从此国内手游野蛮生长、侵权、盗版之乱象,很大程度上得以肃清。同时,金庸一方通过“渠道”向手游开发商施压的方式也成为了维权领域的经典操作。国内游戏公司逐渐注重版权,拥有了IP运营意识,金庸功不可没。 (本报综合)
(消费日报 www.xfr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