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 夕
日前,北京消协对部分定量包装商品进行调查时,发现实际净含量没有达到标注要求,占比为20.41%,甚至有些商品缺斤短两问题出现的频率高达50%。一时间,网友开启各种吐槽模式,人人都认为自己曾被不法商家坑过。“抽纸这么快就用光了,这应该没有200抽”。这一观点不禁让笔者想起很久以前网络上的一组恶搞图片,内容大概是通过各种夸张的动作对薯片包装袋里的气体进行吐槽,如一撕开包装瞬间被包装袋里的“空气”吹倒在沙发上等等,博得网友一乐的同时,也更加肯定,“嗯,薯片里面空气这么多,肯定缺斤少两了。”
然而,凭感觉就能判定自己的权益是否被侵犯吗?
笔者在翻看相关新闻时,有两条维权失败案例引发思考。一条是,2015年南京市民因手纸少50克向商家索赔1000元,维权失败;另一条是2018年江西市民以网购定制品包装盒有瑕疵申请退货,维权失败。“无奸不商”“找商家理论完全是浪费时间和精力”的观念似乎在这两例事件中又一步得到了证实,消费者只能心里窝火,自认倒霉了?
事实上,在进行相关了解后,笔者发现这两例案件,前者是属于维权前对《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不了解,里面明确表示检验批商品是允许出现实际含量在标准定量上有一定的上下浮动,后者是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一知半解,忽视了定制商品因其具有专属性,不适用于七天无理由退货,同时事前并未和商家进行包装盒是否也有定制属性的约定。
较真维权,却吃了不清楚法律法规的亏,商家钻了“空子”,自己也做了无用功。
诚然,消费者积极维权,对企业与市场进行监督互动,是有利于市场经营环境净化、有利于维护公平交易秩序的。但同时,笔者也认为除了积极维权,消费者更要依法维权。当权益受到侵犯时,存证意识与法规查询要并步齐驱。
(消费日报 www.xfr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