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陈思羽 □ 刘 倩
自去年8月外资便利店“罗森”进驻南京以来,南京的便利店市场便打响了第一战,越来越多的品牌便利店来南京加盟,便利店的“南京现象”也引发行业热议。如今,南京的便利店市场战况如何,对于南京市民和本土超市来说,又将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外资便利店俘获年轻消费者
西式甜点、中式点心、便当、奶制品、关东煮……不管是在罗森还是7-11,最先引入眼帘的永远是种类丰富的鲜食产品。外资便利店在年轻人群体中大受欢迎,鲜食永远是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在7-11金鹰店,店内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店单单米饭、面包、热菜,就有100多种,同时,7-11保证每月10%-15%的商品更换,这对“吃货”顾客们很有吸引力。
罗森新街口店是江苏首家泰迪熊主题旗舰店,也是南京城最新诞生的网红拔草圣地,店内丰富的泰迪熊元素和周边,吸引了无数年轻人前来“打卡”。“主要是冲着泰迪熊来的,网红店嘛,拍点合照,回去可以美美地发社交平台了。”正在店门口自拍的消费者小关和朋友如此表示。
本土便利店“火力全开”
面对外资便利店的强势登陆,南京老牌企业苏果超市并没有选择坐以待之,而是积极迎接挑战:今年7月18日,苏果22家便利店同开,火力全开应对“便利店之争”。“随着便利店行业的竞争白热化,便利店之间早已不是单纯的拼价格,各家都在拼服务、拼个性。近年来,苏果的 重心也放在了强调便利、服务这两个词上。从第一代到第四代,从全品类经营到‘好的’便利店,我们也正积极进行新零售的全新尝试。”苏果相关负责人表示。
如今苏果“好的”便利店已经进行到第四代,门店围绕消费升级和园区客群消费特点对食品、非食品类进行结构优化调整,进口商品和升级商品占比已达到5成。与此同时,苏果也在尽力向年轻人靠拢,在IP化营销逐渐火热的风向下开启了“便利店+IP”创新转型新路径,去年,苏果相继开设了托马斯主题店和多鱼主题店,创新的营销,成为这家老牌企业增强门店聚客能力的全新方式。
此外,记者发现,苏果还在店内设立就餐区,在原有缴费充值、雨伞租借等服务项目的基础上,加入快递、共享充电等便民服务,让便利店真正成为街角的“生活服务站”。
最早的门店布局、严格的鲜食管理,让苏果这个本土老牌企业与外资便利店相比,具备了先天优势。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与外资便利店相比,苏果虽然在个性化吸引和鲜食产品上稍逊一筹,但小小的苏果便利店里,油盐酱醋、生活缴费、快递收发一应俱全,其承担的保供应、惠民生的社会功能却是外资便利店所无法替代的。
服务优化升级
除了各大连锁便利店品牌,一些互联网新零售门店也选择在南京扩展自己的版图。去年以来,便利蜂、超级物种、京东便利店等国内便利店业态纷纷扎堆进入南京市场,意图分一杯羹;在南京市热门的新街口地铁站,苏宁布局了4家苏宁小店,填补了地铁站便利店市场的空白;盒马鲜生今年在南京计划布址10家,主打快速配送;一时间,南京便利店市场由一枝独秀,转变为百花齐放。
有人担心,便利店业态“扎堆”南京,会不会引起市场饱和与消费疲劳?对此,零售业专家认为,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以上时,人们的休闲时间会越来越宝贵,鲜食会成为消费者的刚需。而南京统计局数据显示,早在2016年南京市人均GDP就已超过了18000美元。此外,根据中国连锁协会统计,如果按照每3000人一家便利店的平均密度,南京800万常住人口至少需要3000家便利店,而目前南京仅有千余家便利店。这意味着南京便利店市场并未出现饱和,还有很大空间。从事便利店行业多年的杨先生则表示,无论是外资的便利店加速布局,还是本土便利店力求转型,对于南京的消费者来说都是好事。只有提供优质的商品和服务,才能赢得市场的青睐。
在记者看来,此番南京便利店市场的“土洋之争”,虽然残酷,实际上却是对南京便利店服务优化和业态提升的一种倒逼。外资进入,对苏果是一种促进;而有苏果的存在,外资便利店也将更加认真谨慎。同时,多方竞争的局面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消费选择,为生活增添了便利。总体而言,是利好的局面。毕竟,竞争的结果不只是“干掉对方”,通过竞争达到共同发展与繁荣,才是良好的业态。
(消费日报 www.xfr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