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通过网络能“原汁原味”的阅读报纸,本系统快捷方便的展现给读者,既保留了传统报纸的独特风格,极大的节省了印刷费用,更扩大了发行的覆盖面,传播范围可遍布全球。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不得非法转载或者拷贝相关数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637706
商务合作:010-67604888
本报记者 王春宝 □ 董建伟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为动力,为更好、更便捷做好民生服务,切实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各项工作,吉林省政府近日印发《全面推进“只跑一次”改革实施方案》。据悉,“只跑一次”改革将按照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只跑一次”的目标,从与群众和企业生产生活关系最紧密的领域和事项做起,充分运用“互联网+政务服务”和大数据,全面推进政府自身改革,倒逼政府和部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促进体制机制创新,让服务零距离、服务高质量、服务更高效,使体制更顺畅、机制更优化、发展更活跃、社会更和谐,打造遇事不求人、规则无偏见、投资有商机的良好环境。
全面落实“只跑一次”
根据《方案》,吉林省将全面梳理公布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只跑一次”的事项,成熟一批、公布一批。今年4月底前,要形成一批“只跑一次”改革成果,各地、各部门“只跑一次”事项要达到40%以上,使政府办事效率有明显改观;6月底前,各地、各部门“只跑一次”事项要达到60%以上,各级干部精神面貌及政府服务水平有根本性改变;7月底前,基本实现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只跑一次”、甚至“零上门”,各地、各部门“只跑一次”事项要达到80%以上。据介绍,“只跑一次”改革是撬动各领域改革的有效举措,将按照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建立清单,分批公布;上下联动,重在基层;优化流程,提升服务;于法有据,依法实施的原则,全面梳理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的事项,把权力放在该放的层面,同时要持续推进投资审批制度改革,加强便民服务平台建设,加快推进更多服务事项网上办理,全面加强和创新政府监管。根据《方案》,各地、各部门要统一思想认识,树立为民情怀、跨越发展精神风貌,打好“只跑一次”攻坚战。同时,要建立工作机制,对照“只跑一次”改革目标,倒排工期,拿出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兑现。要加强法治保障,强化考核监督,各地、各部门要建立相应的考核督查机制,强化制度刚性,确保改革顺利推进。
据了解,今年长春工商全面落实“只跑一次”改革。去年,长春市市场主体总量突破70万户,同比增长18.6%,在全省占比近四成,在东北四城市位居第一。新登记市场主体日均登记608户,日均产生企业超过100户。近日,记者从2018年长春市工商和市场监管工作会议上获悉,为了持续释放改革红利,今年长春市全面落实“只跑一次”,3月末“只跑一次”办事事项要达到40%,6月末达到70%,年底达到85%。去年,长春市市场准入环境更加高效,为5.6万户市场主体办理“先照后证”注册登记,90%以上新登记企业通过“工商网上登记大厅”实现电子化登记,2872户企业利用简易注销程序顺利退市。名称审批事权全面下放,网上核名一次性通过率99.2%。“卡位注册”“工位注册”“一照多址”“一址多照”等放宽登记条件举措,使超过10万户小微企业和“双创”企业受益。改革红利持续释放。去年新登记市场主体15.3万户,同比增长24.9%,工作日日均登记608户,日均产生企业超过100户。市场主体总量突破70万户,同比增长18.6%,在全省占比近四成,在东北四城市位居第一。严格规范企业经营异常名录管理,将5.99万户市场主体列入异常名录或标注为异常状态,依法移出或取消异常标注4.16万户。全市注册商标总量达5.7万件,同比增长21.3%,占全省总量的45.3%。利用工商“三大融资平台帮助中小企业融资535亿元。严格规范服务领域消费侵权行为,全市162家大中型商业零售企业实行经营者首问负责和赔偿先付制度。全系统受理消费咨询投诉3.75万件,立案查处“诉转案”案件326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855万元。立案查办各类经济违法处罚案件1446件,收缴罚没款3626.6万元,行政处罚信息公示率100%。据悉,今年长春工商将着力抓好“证照分离”改革、“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消费维权及信息化建设四项重点任务。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落实“只跑一次”和“证照分离”改革。
不久前,吉林省《全面推进“只跑一次”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通过,狠抓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再次被提上日程。根据《方案》,吉林省要求今年7月底前各地市州、各部门“只跑一次”事项要达到80%以上,尽全力打造“遇事不求人、规则无偏见”的发展环境。倒逼各级政府简政减权。按照《方案》要求,吉林省将加快推进企业投资项目“只跑一次”改革,加快推进优化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流程,简化审批程序,减少审批环节,试水“一枚图章管审批”。
就在前几天,长春市举行了2018年首场“三早”项目并联审批集中服务日活动。规划、国土、园林、文广新、建委、消防等部门相关人员,与各城区、项目负责人面对面进行项目报批指导服务,合力消除一切障碍,争分夺秒地把项目推入审批“高速路”。“这种把所有部门集合在一起,为项目建设解决问题的做法真的非常有效率,不仅给我们争取了时间,还让我们感到很温暖。”在当天来办理业务的杨经理深有感触的说。
“举报投诉、警示通报、考核评价……一年多来,我们已经先后出台制度文件17个,与省法院、省消防局、长春海关等12个相关部门单位建立了合作共建机制。”吉林省软环境建设办公室主任宋刚说,“下一步我们将通过审批流程再造,真正让办事人员以最少的步骤来完成审批工作。”在吉林,项目落地、建设投产速度越来越快已经成为不少人的共识。“只跑一次”“零见面”的高效服务体系为企业发展抢回了宝贵时间。在白山市政务大厅的工商局窗口,记者见到了正在办理证照的张先生。“从开户申请到审批1个工作日内办结,3个工作日内我就能注册开业,来一次、进一个门、到一个窗口我就能把所有事情办结了,之后他们还能把证照直接快递给我,太方便了。”他感慨道。《方案》规定,吉林省将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政务服务模式,大幅提高各级政务大厅及分厅办事事项即办件的比例,通过精简办事程序、减少办事环节、缩短办理时限,实现立等可取、省内“无差异、均等化”的服务模式。同时,全面推行“互联网+”工作模式,形成“窗口办”与“网上办”“掌上办”互补,“有形”窗口与“无形”窗口并行,最终实现“只跑一次”。通化医药高新区行政审批办公室主任王荔华说:“我们将充分运用互联网+政务服务,采用线下实体政务大厅,与线上智慧政务系统相结合的方式,将权力清单上允许可行的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全部上网,实现网上申办、业务审批、电子监察的目标。”
部门协作 开创消费维权新局面
开展放心消费创建活动,是落实国家“十三五”市场监管规划要求,在吉林省创新开展的一项保护消费者权益活动,旨在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增强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目前,“放心消费在吉林”创建活动已列为2018年吉林省政府重点工作,将通过政府主导、工商牵头、部门联动、经营者参与、消费者评价,逐步把吉林省建设成为全国消费最安全、最舒心的省份之一。日前,吉林省工商局副局长刘顺昌就开展放心消费创建活动的有关情况作了发布。
2017年以来,为进一步加强吉林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吉林省工商局联合中省直24个部门共同建立了吉林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会同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印发了《关于开展“放心消费在吉林”创建活动的工作意见》(吉工商联字[2017]13号),将“放心消费在吉林”创建活动纳入到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加强领导、统一部署、协调推进,确保我省放心消费创建工作责任到位、措施到位、保障到位、落实到位。目前,吉林省各市州和省检察院、司法厅、卫计委、旅发委、质监局等部门也先后制定了实施创建活动的具体方案,创建工作已全面推开。
据悉,吉林省工商局将会同相关部门,依托开展“商品质量提升”“服务领域维权”“品牌消费培育”“食品安全保障”“诚信吉林旅游”“金融安全消费”“公共服务规范”“消费价格放心”8项行动,以城市重点消费区域的商场、超市、市场、企业、景区为重点,引导经营者积极参与放心消费创建活动,年底前在每个县(市、区)分别创建8个放心消费示范单位(店、企业),努力优化消费环境。消费环境建设是涉及吉林省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综合性系统工程。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诚信经营,建设信用吉林,是改善和优化吉林省经济环境的重要内容,为了客观准确评价吉林省消费环境,把握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和满意度变化趋势,吉林省工商局会同长春财经学院,成立了《吉林省消费环境评价研究》课题组,启动全省消费环境评价研究工作,并将其作为“放心消费在吉林”创建活动的重要内容。据了解,以国家统计部门宏观数据为基础,以全省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的监管和维权数据为依据,并结合现场发放的14000余份调查问卷,从消费安全环境、消费诚信环境、消费维权环境以及消费者基本满意度四个维度设计指标,充分反映全省和9市州及梅河口、公主岭地区消费环境状况。通过数据分析研判,吉林省消费环境综合指数为71.76分,其中,消费安全指数68.51分、消费诚信指数73.95分、消费维权指数73.38分、消费者基本满意度指数73.36分,消费环境整体较好。记者了解到,9市州测评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是:吉林市76.55分,通化市76.49分,长春市73.75分,四平市73.47分,延边州72.87分,松原市71.50分,白城市67.66分,辽源市67.26分,白山市64.98分。
据了解,在东北三省,吉林省是首家开展消费环境研究的省份,从全国看也是前5家。通过消费环境的调查研究,吉林省消费环境总指数较高,消费环境整体较好,但是也存在诸多问题。如从吉林省消费总体水平可以看出,农村和城镇居民消费水平逐年增加,并且在精神层面的消费亦逐年增加,各个指标均呈持续上升趋势,发展势头良好,但城乡之间有一定差距,农村居民整体水平仍有待提高;再如从消费环境指数分类方面来看,消费安全环境整体满意度较差,以68.51分居于末位,而消费诚信环境类指数、消费维权环境类指数、消费者基本满意度类指数均在70分以上,整体情况较好,由此可见,消费者对消费安全环境非常重视,消费安全环境尚有较大发展空间。将针对不同问题,制定和推进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各项措施,不断优化我省消费环境,为促进消费营商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消费日报 www.xfr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