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综合总第4266期 >2018-04-10编印

在线教育师资和质量存疑 行业监管呈游离状态
刊发日期:2018-04-10 阅读次数:4 作者:  语音阅读:

□ 本报记者 吕 莎

在线教育平台的教学质量、教师资历、机构的信用度都饱受诟病,消费者因此蒙受损失,进而投诉维权的事件屡屡发生。

近期,一家名为叫尚德机构的网络教育平台投诉上榜频率颇高。“隐瞒事实”“与承诺不符”“班主任更换频繁”“拿资料艰难”“服务态度差”“收费标准不一”等都是投诉的主要内容,且大部分消费者遭遇退款难的问题。

如投诉人张义,在发现尚德机构的教学和服务都不符合其宣传和承诺内容后提出退款,历时四个月仍无结果,其中还涉及与第三方平台的各种贷款事宜。

记者打开尚德机构官网发现,点击网站上任意一个信息链接都不会出现其对应的信息内容,而是跳出客服咨询窗口,也就是说,在该网站,学费、师资等没有一项是公开透明的。

据了解,今年3月,中国在线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机构——尚德在线教育集团在纽交所上市。

公开资料显示,尚德机构的工商登记信息中显示有“教育咨询”“从事互联网文化活动”等相关经营许可。但是工商信息中甚至没有与教育教学相关的内容,只有“服务:从事经营性互联网文化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浙江省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意味着这些企业不能进行教学活动。

上述工作人员告知,工商部门并没有单独关于在线教育平台的审批类目,但只要企业有教育部门的办学许可,他们即会进入审批程序,与是否网络、在线无关。

浙江省教育厅相关人士则告诉记者,在线教育被划分为互联网经营性质的网站,企业只需去工商行政部门获得经营行政许可,以及当地通信管理局的网络经营相关许可就可以。

那么,教育部门对在线教育的“教育”部分有什么规范,或者是否设置行业准入门槛呢?杭州市教育局宣传部蔡宇冠告诉记者,“没有了”。根据相关文件,原来由教育部门审批的从事经营类教育互联网信息服务的前置审查已被取消,现在教育类互联网平台与其他经营类互联网平台一样,不需要通过教育部门。

对此,浙江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徐井岗教授透露一个现象,有些企业向持有教育资格证书者花钱借用资格证,用来通过行政主管部门的各项审批,而真正来企业进行教学的老师可以从其他地方招聘,不一定有教育资质。“线上教育行业确实存在监管空缺的问题。工商部门只是准许企业可以经营,通信管理局准许它合法上线,但是没有人来管它能否进行教育,而且多头化的管理导致监管失控,最后没人来管。”徐井岗表示,教育领域是一个特殊领域,是一种知识产品和精神产品,如果没有监管监控就没有衡量标准,特别是无法对质量和价值取向做出衡量。



(消费日报 www.xfr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