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通过网络能“原汁原味”的阅读报纸,本系统快捷方便的展现给读者,既保留了传统报纸的独特风格,极大的节省了印刷费用,更扩大了发行的覆盖面,传播范围可遍布全球。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不得非法转载或者拷贝相关数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637706
商务合作:010-67604888
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需要现代化健康管理模式的出现,医疗服务市场需要出现一个载体平台,能够从医药联动、智慧产品终端、健康服务与管理、分级诊疗及区域协同平台建设等方面,给予系统化的整合,推动医疗资源优化配置,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基层民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在应对这个问题上面,HMO管理式医疗,作为一个在西方医疗领域获得充分证明的发展模式,在近些年来,同样得到了国内部分医疗产业机构的关注。
体系就医下的HMO管理式医疗
所谓HMO,即:healthmaintenanceorganization的简称,可以直接翻译为“卫生维护组织”或者“健康维护组织”,是国外管理式医疗的一种发展模式。如果通俗来理解,可以说是一种以会员患者为中心的医疗“闭环”整合。
在这个HMO体系里,通过平台、服务、产品等医疗服务元素的生态化整合,为终端会员打包提供较为实惠又质量可控的医疗服务。而会员的管理通常被要求选择一名首诊医生,类似于国内所说的“签约式家庭医生”作为守门人,然后根据会员患者的需要由守门人对其实施综合性医疗服务管理,并提供分诊、转诊至HMO体系内专业医疗机构获取更加精准医疗服务。由此可见,在整个HMO体系内,通过医疗资源的系统化整合,达到基本控费目标的同时,也让整个就医流程变得更加精准流畅。
在这个方面,一个典型的HMO发展案例就是美国加州的凯撒医疗集团。其模式就是整合医疗服务和产品,形成闭环,以便于实现集中化控制医疗费用和风险。而其中一个核心要素是,整个环境和用户的关系比较近,因为用户常年稳定看同一个首诊医生或几个专科医生,用户可以形成较为完整且持续的健康档案,不仅有利于治疗,而且可以进行慢性病管理、术后管理等会员互动措施;同时也更容易获得有效数据。
但是,在国内医疗大环境中,如果要转身做HMO管理式医疗,相信能够预见到的一个最大拦路虎就有医生资源的局限性问题。
众所周知,医疗资源的核心是医生资源,准确的说是优质医生。医生作为提供医疗服务的直接主体,在具体区域或医疗机构的保有量及相关医疗水平与整体素质的发展状况,直接决定着关键医疗资源在该地区的配置效率与发展层次。作为HMO管理式医疗的最关键因素,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短缺,培训成长体系不完善,基层医务人员诊疗水平不高,优质医生资源引不来、留不住等问题,才是HMO管理式医疗在国内得以实践的最大阻碍。
在调查过程中,很多基层医生吐露心声,作为一名医生,谁都想把病人的病治好,但由于缺乏各类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技术培训、急救培训、合理用药培训等技术提升的机会,造成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经常做不好的项目甚至是看不懂辅助检查报告单、不能做出正确诊断以及不能准确把握患者转诊机会等。由于这种执业能力的不足,造成HMO管理式医疗中最基本的“医疗”功能就难以突破,更不用说“管理”两个字了。
另一方面,在HMO管理式医疗实施过程中,强调的是流动性“体系就医”,其中患者是中心,医生是介质。而在国内的大环境下更大的观念依然是“机构就医”,也就是常说的“认庙不认僧”现象。好的“庙”往往能得到更多人的信任,而好的“僧”在某些时候如果出了庙,却不见得能够使人信服。这也就能够解释,为什么大医院门庭若市、小医院门可罗雀,越来越多的基层患者宁愿花费高额的费用前往大医院看病的原因了。
因此,HMO管理式医疗的推进不仅需要有好的医生,同样需要通过平台、服务、产品等系统化整合,进而构建一个能够获得基层患者充分信任的平台体系,才能真正让患者愿意留在基层、能够留在基层,为HMO管理式医疗的实施提供发展的土壤。
走中国特色HMO管理式医疗之路
北京远程心界医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远程心界”)在根据国家政策相关指导精神的同时,结合自身医疗资源的整合优势,通过平台、服务、产品三个方面的系统化建设,为HMO管理式医疗在国内的落地生根,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道路。
首先在平台方面,通过“医联体+医共体”的发展模式,远程心界以国家级三甲医疗机构为依托,将同一个区域内的各级医疗资源,依据协同模式的不同,通过一系列制度规范和技术手段整合在一起,搭建起了一个基于心血管专科的“紧密型”三级协同平台。并以利益共同分享、责任共同分担、事业共同发展、技术共同提高为目标,有规划地建立层级清晰、布局合理的新型医疗服务协同体系,不断推动基层患者从“机构就医”向“体系就医”转变,有效限制了患者吸虹现象的发生,实现“把患者留在基层”的目标。
其次在服务方面,远程心界通过“千县万医”、“心电走基层”等公益培训项目的实施,构建规范化、可协同的专科学术培训平台。针对基层心脑血管专科医生开展持续性技术培训及专项教育,将心血管疾病诊疗相关的技术规范、科研成果、管理经验、诊疗标准等以“巡回培训、教学指导、实践进修、远程共享”的模式帮助基层医生提高诊疗技术水平。另一方面则通过“设备支持+运营支持”的模式,搭建“动态心电”、“动态血压”及“区域检验”等医疗服务模块,让基层患者在家门口就能获得更加系统化的诊疗服务保障。
最后在产品方面,远程心界通过设立“健康中国——百倍爱心卡精准扶贫专项基金”等公益项目,并以“百倍爱心卡”专科专病HMO保险会员卡的形式,将医疗服务、基金援助、保险保障等产品内容打包整合,实现筛查体检定点、会员服务定点、处方定点、专家服务定点、基金援助定点、保险保障定点、慢病管理定点等功能的同时,将患者在就诊前、就诊中、就诊后的医疗产品及需求以会员识别为“支点”完整地串联起来,实现一站式获取完整闭环医疗保障的生态发展目标。“健康中国”战略是一项旨在全面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国家战略。健康中国战略要实现,绝非一朝一夕,是一个全局的产业链系统工程。HMO管理式医疗旨在把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以公共整合产品的形式向全民提供,是一种医疗服务模式的全新探索。(张 磊)
千县万医巡回培训现场
远程会诊实现跨区域就诊
患者通过绿色通道实施手术
(消费日报 www.xfr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