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舆情综述
消费日报社舆情中心对网络新闻、微博、论坛、传统纸媒、博客、贴吧、问答、微信公众号等信息进行全网络检测,在2018年1月 1日—2018年1月31日期间,电商行业的信息传播量共计12197条,正面信息2298条,中立信息9195条,负面信息704条。其中,新闻的传播量最多,达8751条,微信公众号传播量2631条,论坛传播量362条,博客传播量215条,微博传播量141条,贴吧传播量65条,问答传播量32条。
二、舆情热点
“老字号”开始电商时尚转身。老字号的品牌形象与时尚概念之间总让人感觉相去甚远,但在电商元素的注入下,两者得以找到连接的契机。北京稻香村、吴裕泰、百花蜂业、月盛斋等一批老字号企业亮相天猫年货大街,让消费者改变对老字号的刻板印象。
电商快递迎来新政。1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的意见》。《意见》从优化政策法规环境、完善快递物流基础设施、优化配送通行管理等六个层面进行了总体部署,并在政策创新方面,为电商与快递企业协同发展带来多方面利好。
今年跨境电商市场达9万亿元。 日前,艾媒咨询发布《2017—2018中国跨境电商市场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跨境电商整体交易规模(含零售及B2B)达7.6万亿元。2018年跨境电商交易规模有望增至9万亿元。
三、舆情案例
1.电商遭残酷洗牌 生鲜电商迎赚钱拐点 据北京日报报道 曾经的明星创业公司——冻品互联,近日悄无声息地走入生鲜电商的“死亡名单”。其实,近两年来,已有十几家生鲜电商陆续倒下。号称千亿规模的生鲜电商,如今洗牌已接近尾声。业内认为,“战场”上活下来的,今年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这个烧钱的行业即将迎来转折点。
明星电商悄无声息破产
近日,朋友圈里传出了生鲜电商冻品互联破产的消息。记者查询发现,这家生鲜电商的“死亡”其实已有数月,只是并未受到人们的关注。中国法院网去年9月20日发布的一则破产公告显示,目前冻品互联(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债权已确认完毕,破产清算程序正在推进。
冻品互联成立于2014年,是国内首个冻品食材的移动B2B电商平台,为中小餐饮商户提供每日的冻品食材,其中主要是肉类。平台通过与市场上的一级供货商合作,减少商品在市场上的流通环节,也让商品更快、更便宜地从产地到达用户手里。
只不过好景不长,随着竞争的加剧,成批的生鲜电商平台陆续进入“死亡名单”。有统计显示,仅2016年至2017年,就有鲜品汇、抢鲜购、本来便利、许鲜等约15家生鲜电商平台倒闭。
电商“蓝海”遭残酷洗牌
生鲜是电商中门槛最高、要求最高的品类,同时也是复购率高、市场想象空间最大的品类。正因为如此,生鲜被称为电商细分领域的最后一片“蓝海”。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此前预测的数据显示,2017年年底行业规模将达到1650亿元。淘金者进进出出,洗牌成为过去两年的主旋律,出局者并不少见。
记者与冻品互联前CEO许路禾联系,但对方对破产之事暂不愿多谈,并表示,“这个事情放到法院判决以后沟通为妥。”
一家生鲜电商平台的相关负责人分析认为,生鲜电商最关键的是商品、物流和供应链三个方面,“生鲜商品损耗高,对物流体系要求高,上下游供应链松散难以把控。”在这位负责人看来,一些规模小的平台,一年也卖不了多少货,根本就没有议价能力,不可能有竞争力。
而更重要的是,生鲜电商物流配送体系,不同于常规标准商品,不能沿用原来的体系,几乎都是从0到1搭建起来的,“这就要花费很多时间、资金,如果哪一步不合适,就等于完全白扔了。”这位业内人士认为,生鲜电商烧钱几乎人所共知,小平台倒下很可能是资金撑不住了。
扭亏为盈拐点有待验证 “生鲜电商的高死亡率也证明了,这绝对不是小玩家能随意参与的游戏。”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认为,生鲜电商需要包括供应链、平台、营销、大数据、物流、金融在内的生态力量。
就在上月,腾讯入股永辉旗下超级物种,而在去年阿里巴巴、京东等巨头也入局生鲜电商,使得这片市场的格局逐渐明朗,形成“双超多强”的格局,即以阿里系与“京腾系”两大巨头,和以中粮我买网、本来生活、爱鲜蜂、每日优鲜等平台为代表的“多强”,此外还有诸多小生鲜平台在夹缝中艰难生存。“现在看,生鲜电商洗牌已经差不多了,活下来的模式也各不相同。”上述生鲜电商平台的相关负责人认为,今年生鲜电商可能会百花齐放,但究竟效果如何,能否实现盈利,仍有待市场的验证。
2.跨境电商:中国元素洋年货受捧
据北京商报报道 随着跨境电商模式兴起,洋年货正逐渐在国内走红,消费者对进口产品的需求也日益扩大。记者发现,为了迎合这一中国传统节日,跨境电商在推广国际大牌爆品、品质好货时,注重融入中国元素,推出兼顾中西文化的洋年货,让消费者在使用世界顶级美物、品尝世界各地美食的同时,还能感受到一股浓浓的家乡味,回味儿时的春节记忆。
中西结合“洋年货”热销
随着消费升级和消费需求的多元化,消费者对年味和年货都有着自己的独特定义。从迪奥口红到进口食材,消费者逐渐青睐于国际爆品,高品质的食材、保健品,限量款的美妆、服饰,把多种多样的“洋年货”带回家,在团圆时刻和家人一起分享。
记者发现,在年货节期间,很多品牌在商品上融入了越来越多的中国元素,洋码头提供的资料显示,多个国际大牌根据中国春节消费特点,推出了新春限量款产品,阿玛尼高光不仅在粉饼中印上了狗图形,更在粉饼外壳上印上金篆“福”字;雅诗兰黛的限量粉饼外壳也嵌入了镶钻的两只狗;兰蔻甚至直接将萌宠狗画在了口红上,同时还将其包装成一个限量礼盒。
不仅是这些别具中国元素的饰品美妆产品,部分跨境电商还用食品“洋年货”给年夜饭来个大升级,让中国消费者在品尝世界各地美食的同时,还能感受到一股浓浓的家乡味。如天猫推出的法国葡萄酒搭配中国传统美食的团圆饭,在结合全球葡萄酒主产区的基础上推出了土洋混搭团圆饭菜单,包括法国不同产区的酒搭配宫保鸡丁、回锅肉、北京烤鸭、天津狗不理包子、成都红油抄手、重庆小面、杭州西湖醋鱼等接地气的传统美食。
随着中国消费升级浪潮的来临,消费者们对全球好货商品的需求也日益提升。此次京东年货节,以海外直采泰国黑虎虾、ICEFRESH丹麦原装进口三文鱼、恒都澳洲牛腱子等爆品为代表,全球各地的美食、美妆个护、母婴玩具、时尚奢品均参与了大促活动。
促销方式多样化
春节临近,消费者也纷纷开始准备年货,各大电商也都接连开启了“洋年货”的跨年大促。2018年1月15日—2月22日,包括京东、天猫、亚马逊、洋码头以及一指遥在内的跨境电商全面开启2018环球年货大集,以全球品质之选与惊喜抄底价优惠,助力中国消费者提前抢购来自世界各地的精品年货,过一个品质团圆年。
举例来讲,京东全球购在年货节期间,将按预热期、高潮期、返场期等促销阶段掀起多轮年货大促活动,方便消费者一站式备齐年货;同时,亚马逊也推出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精品年货,为消费者购买春节年货带来丰富选择;洋码头也在全球买手商家在“洋货闹新年”时,为国内消费者带来了许多先于国内上市的新年限量单品。
跨境购升温
在新消费时代,消费者从满足基本功能需求转变到更具个性化、品质化、特色化的商品和服务,品质消费需求不断提升。同时,消费者选购的年货从中国传统年货到商超中可购买的进口商品,近年更是将重心放在了跨境购洋年货上,2018年洋年货已经占比年货市场的63%,洋年货已逐步走入消费者的生活。
同时,洋年货不再是一线城市消费者的专属特例,除北上广深外,重庆、天津、南京、武汉、杭州成为选购洋年货排名前五的二线城市。二线城市消费力显著上升,比2016年同期洋年货消费者增长了27%。
除此之外,与平时海购消费特点有所不同,近期的消费侧重有明显服务聚会的特点,酒水饮料的关注度提升,全球的美食销量较平时有了60%的增长。同时,受到国内传统的影响,无论是服装鞋包还是手表配饰亦或是家居用品,红色系列商品的关注度和购买量也于近期陡增。
(消费日报 www.xfr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