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县域旅游加快推进改革,实施全域发展的攻坚之年,围绕建设“中国最美县域”总体目标,浙江安吉县进一步加快发展休闲旅游业,推进“全域旅游”建设,努力实现“两山”转化示范。
“全域旅游”基础扎实 硕果累累
旅游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年来,安吉纵深推进“县域大景区”建设,将全县规划成一张图、一处景,朝着“全域旅游”阔步前行。
“空间全域化、产业全域化、行业全域化。”提及安吉“全域旅游”做得如何,该县旅委党委副书记、副主任罗福娣这样介绍,“空间全域化”的理解是从优雅竹城到风情小镇再到美丽乡村。在“优雅竹城”方面,安吉已建成集咨询、购物、体验、休闲等于一体的县旅游集散中心,同时,大力发展“月光经济”,不断丰富县城夜晚旅游业态。风情小镇中,已形成中国大竹海、昌硕故里、白茶飘香、黄浦江源四大集聚区,真正实现“一镇一品”,不断发展“游运一体化”,将整个乡村串联起来,形成“集聚”发展的概念。而美丽乡村是最终“落脚点”,游客通过乡村旅游体验,感受安吉“一二三产”联动、融合发展的氛围。
“至于‘产业全域化’完全可以理解为四个‘安吉标签’。”罗福娣说,分别为“醉竹海、醉乡村、醉茶海、醉山水”。在“醉竹海”中,毛竹已实现从“卖资源”到“卖风景”的成功转变,毛竹不单单只是出售,还成为影视基地、成为景区、成为特色旅游产品,毛竹的生产林道成为游步道等;毋庸置疑,“醉乡村”就是乡村旅游,安吉目前已有17个乡村旅游示范村,一大波民宿涌现,成为乡村旅游住宿新业态;“醉茶海”,支撑点就是安吉白茶,从白茶到景观,再到青叶交易市场,带动安吉商务旅游的发展,让茶园“变身”景区;安吉虽然呈现“七山二水一分田”的现状,但将水的资源做,得淋漓尽致,让千万游客“醉山水”。目前,全县已有11个以水为资源的涉水景区、旅企,多元化的玩水项目让游客流连忘返,另外,倾力做好“旅游+”的文章,旅游与体育、文化、农业等产业结合,绚烂多彩。“行业全域化”引领整个县域旅游的发展壮大。据介绍,当时,该县旅游局进行改革,并在全国县一级单位中设立旅游总规划师这个岗位,进行“资源统筹一盘棋”、“规划审批一支笔”。在全国率先实现休闲经济分类考核,改变过去“一刀切”的现状,让优势资源向这些乡镇(街道)倾斜。该县财政每年拿出1000万元的资金用于乡村旅游发展,并撬动其他部门的资金,为县域旅游发展添砖加瓦,让安吉的乡村旅游少走一些弯路。
“全域旅游”发展氛围更浓
据介绍,“五化”发展格局分别为规划全域化统筹发展格局、项目平台化联动发展格局、产业融合化共荣发展格局和县域景区化共享发展格局、管理综合化协作发展格局,最终形成“规划围绕旅游走、产品围绕旅游建、产业围绕旅游转、功能围绕旅游配、管理围绕旅游抓”的“全域旅游”发展氛围。
其中,在构建规划全域化统筹发展格局中,重点以“两园三区”为核心内涵的国家级休闲旅游品牌产业轴建设,“两园三区”是指笔架山国家都市农业公园、龙山古城国家遗址公园、“浙博园·百草原”5A级景区、灵峰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天荒坪国家工业旅游创新示范区。目前,笔架山国家都市农业公园正在加紧推进中,龙山古城国家遗址公园已开展考古挖掘……
构建项目平台化联动发展格局。在“全域化”创建过程中,该县将创新开展“两山”转化项目平台建设。并以项目为主引擎,确保每年一批项目竣工运营,一批项目开工建设,一批项目签约储备。
产业融合化是县域旅游今后发展的方向之一,眼下安吉县正在整合有效资源,做足‘旅游+’的文章,达到效益最大化。据介绍,在构建产业融合化共荣发展格局中,该县旅委将充分发挥旅游业的融合力、渗透力,围绕旅游“商养学闲情奇”新六要素,做足“旅游+”的跨界融合文章,推动旅游与全域产业的共生共荣。
构建县域景区化共享发展格局,主要体现为推进“点”的建设,完善“线”的串联,统筹“面”的提升,打造“点、线、面”一体的全域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其中,点就是抓好景区、乡村、旅游综合体等具体项目区块的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建设;线就是构建点对点的便利交通网络;面就是把度假区、旅游小镇、生态集聚区、县城等按照景区的规范标准要求来打造,实现全域之内处处是景区,步步有景点,路路现风景。
据了解,该县旅委将建立适应全域旅游的管理机制,推进建立旅游综合协调管理,进一步健全县、乡镇、村三级旅游管理机构。同时,建设旅游综合监管执法体系,改革创新旅游综合统计监测;探索建立失信企业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机制,共同维护旅游发展形象,构建管理综合化协作发展格局。
“全域旅游”将成典范和样板
据介绍,四项“全域化行动”主要为旅游产业全域化行动、旅游平台全域化行动、旅游环境全域化行动和旅游服务全域化行动。
旅游产业全域化行动主要体现在大力实施项目“双进”、提升发展乡村旅游、持续深化产业融合三大方面。下一步,县旅委将重点加大对带动性强的度假目的地综合体项目招引力度,确保港中旅地中海酒店、悦榕庄酒店等项目建成运营;云上草原、省自然博物园等项目主体工程出形象等。
其次,培育山川乡、报福镇作为全域旅游示范乡镇试点,通过5A级景区和红色旅游基地创建等举措,进一步放大余村“两山”会址经济社会效应,加快培育鲁家村、横山坞村、刘家塘村等创新经营管理模式。加快推进横山坞艺术民宿村等精品民宿群建设,引领本土民宿村落发展,实施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
据介绍,该县旅委将大力发展观光休闲农业,打造灵峰蔬香大地、鄣吴五彩田园等特色农旅产品;规划推进西苕溪水上旅游开发;积极培育以八亩墩、上马坎等文保单位和生态博物馆群为主体的文化体验旅游线路;完善建设尚书(土干)书香村落、熊出没亲子乐园等一批特色研学旅行示范基地。
旅游平台全域化行动中平台全域化即以特色区块、景区品质和营销推广为主线。在加快打造特色区块方面,完成笔架山国家都市农业公园规划设计,灵峰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同时,启动山川乡全域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完成鄣吴镇省级旅游风情小镇创建,持续推进黄浦江源乡村旅游生态集聚区建设。另外,全力推动昌硕街道“天使小镇”和孝源街道“影视小镇”两大旅游特色小镇创建,加快推进天子湖镇通航旅游小镇建设。
其次,全面提升景区品质。启动“浙博园·百草原”5A级景区创建,加快打造安吉旅游地标性景区;力争完成天使小镇、深溪大峡谷4A级景区创建,完成鄣吴村、刘家塘村、藏龙百瀑景区、两山创客小镇3A级景区创建,积极培育推动乡村旅游示范村、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产业融合基地向3A级景区建设经营发展。
同时,构建营销推广平台。重点围绕“亲子游”、“乡村游”两大主题,策划举办好国际乡村旅游大会、亲子旅游节、美丽乡村嘉年华等县级主体活动,广泛开展县域旅游品牌对外媒体宣传,进一步促进细分市场和非假日市场开发,全力打响“中国亲子旅游第一县,国际乡村生活首选地”两大品牌。
“良好的旅游环境,是全域化创建的基础,更是一种底气。”县旅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我们将大力发展旅游交通、长效保持综合环境,并深入推进美丽全覆盖。”
旅游环境全域化行动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首先在发展旅游交通方面,建立旅游道路建设标准化体系,构建“快进”“慢游”的综合旅游交通网络;以“两山”旅游示范干道提升为试点,打造“最美旅游风景线”。规范合理设置一批公路休闲驿站,打造精品公路慢游产品;加快推进“游运一体化”,实现客运中心、集散中心、重点景区设置充电桩等设施以及汽车租赁网点,方便自驾游客出行。
同时抓实抓好全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治理,因镇制宜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小城镇;深入打好“拆治归”组合拳,实现旅游重点村全村截污纳管率或集中处理率达到90%,一般村全村截污纳管率或集中处理率达到65%。深入推进美丽全覆盖方面,重点实施“引山、引水入城”工程,重点抓好城市夜景亮化景观提升、主城口景观建设和浒溪沿岸绿化景观建设;规划景观作物种植,重视旅游元素植入,组织开展“最美景区”、“最美乡村”、“最美田园”等“最美”系列创建,引导全社会参与全域美丽建设。
旅游服务全域化行动从三个部分同时进行。全面打造优质公共服务。完成“自驾服务、旅游客运、导游服务、信息数据、旅游购物、消费维权”六中心系统建设,启动新一轮“厕所革命”三年行动,谋划自驾车旅居车旅游线路和营地网络;鼓励乡镇(街道)、村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创新建设一批乡村公共游憩地并实施规范管理,加快推进凤凰湖环线、杭垓高姚吴等慢行绿道项目建设。开展旅游交通指示牌等标识标牌规范整治,进一步巩固提升国家旅游标准化示范县的成果。
推进全域智慧旅游建设。着力构建网络化、全方位、全覆盖、便民智慧旅游大体系,构建全域旅游大数据中心;完成安吉旅游网全方位改版升级,推进旅游自媒体与网站的互联互通,打造全面的游客信息咨询主体功能;积极推动景区电子票务、酒店数字客房、旅行社合同管理等智慧系统建设,提升企业智能化水平。
健全全域旅游监管体系。完成旅游警察大队、市场监管局旅游分局、旅游巡回法庭组建;建立旅游企业安全诚信管理办法和黑名单制度,充分发挥旅游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行风监督员的社会监督作用,进一步加强旅游从业人员教育培训,引导旅游经营者注重质量和诚信,共同维护旅游市场秩序,让旅游者体验到优质服务。
县旅委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全域旅游示范县”的创建,全面打响“中国亲子旅游第一县、国际乡村生活首选地”两大品牌,努力将安吉建成“全省全域旅游标杆县”和“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县”,倾力打造“全域旅游”的“安吉样本”。 (邓 靖)
(消费日报 www.xfr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