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 燕
ZARA、优衣库和H&M以外,大家还记得佐丹奴吗?对,就是这个几乎被遗忘的佐丹奴,近日高调宣布销售额和毛利均实现较快增长,同时重金回购股份,佐丹奴股价随即飙升。据相关媒体报道,过去十年,在香港主板上市佐丹奴,累计分红超过45亿港元,相当于IPO募集金额的22倍。
佐丹奴是早在1992年就进入中国内地的香港服装品牌,在30个国家拥有2397家门店,其中绝大多数集中在大中华地区、东南亚和韩国。对内地消费者来说,与Esipes、班尼路一样,佐丹奴曾是“70后”、“80后”体现时尚和炫耀的资本。然而,正如众多分析人士所指,在快时尚品牌如Zara、H&M、优衣库等强有力的竞争和迅猛发展的电商夹击下,随着全球时尚零售市场日渐低迷,佐丹奴、班尼路和堡狮龙等曾经非常受欢迎的品牌正面临着关店和利润下滑甚至亏损的压力。
对此,佐丹奴一方面推出了廉价品牌BM及主打高端女装休闲品牌EULA,另一方面毫不手软地关闭经营业绩差的门店。2016年,电商渠道成为了亮点,获得了12%的销售增长。同时,着重拓展海外市场。今年一季度,佐丹奴在中国大陆的销售额为3.15亿港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10.8%,但其在亚太其他地区及中东的销售额却在上涨;一季度,其在中东的销售额涨幅更是高达7.3%。
评论人士指出,近年来,随着电商的快速发展,实体零售愈发萧条。曾经的大牛股达芙妮2015年和2016年亏损额高达11.98亿港元,百丽国际和新世界百货中国,在股价大幅下挫和利润下滑之后,都已发起私有化,佐丹奴堪称“打不死的小强”,不仅维持高比例分红,甚至还能够回购股票,堪称另类。
佐丹奴在快时尚和电商的两路夹击下,“打不死”,还很高调,是否给传统服装品牌带来了一丝曙光?
知名自媒体“面包财经”的分析文章表示,其实,抢走传统服装品牌市场的新兴电商品牌,日子过得也不咋样。多家登录新三板的“淘品牌”实际上也处在亏损边缘:在新三板挂牌的鞋服装类电商乐麦技术2016年总营收为7.52亿元,同比下跌8.55%,净利润仅为1000万元,同比大跌17.91%。韩都电商(韩都衣舍)2016年销售毛利率为45.32%,但其销售净利率也仅为5.94%。三只松鼠2016年销售净利率为5.35%,汇美时尚2015年销售净利率只有1.09%。
就在实体商业关店声不绝之下,淘品牌出身的汇美集团董事长兼CEO、茵曼品牌创始人方建华看来,未来服装品类的发展,线下渠道依然会占据主力位置。他认为,由于多品牌的介入以及渠道的分散,电商的引流成本在逐年推高;相反,线下由于商业地产的不断扩张,有些二三线城市的铺租反而有下降的空间。方建华透露,自2015年启动“茵曼+千城万店”计划以来,目前全国已经开了400家左右的加盟店,14家直营店,截至2016年9月,茵曼线下店铺的销售额已破亿。
事实上,伴随着消费升级的浪潮,不少崛起于线上的淘品牌也开始走向线下。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认为,从行业的趋势来看,不管是乐视、小米、三只松鼠等都在纷纷落地,开始了O2O的实验,希望实现品牌的复制。随着互联网红利的消减,对于淘品牌而言,怎样把他们线上的品牌知名度、快速供应链等优势复制到线下市场是当务之急,“可以说,新零售的尝试是在商业红海之中,开拓了更大的蓝海。”曹磊说。“未来必定是一个全渠道融合的时代。谁能抓住机遇就能崛起更多的新品牌、新机会。品牌的初期可以在网上布局,但是未来一定是要走到线下,两条腿一起走才能走得顺。”方建华说的有道理。
(消费日报 www.xfr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