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陈晓萌
如果说起童年的美食记忆,想必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学校门口小商店里卖的各种袋装小零食吧,就算是过了这么多年,回想起来,依然觉得特别美味,是童年最美好的记忆。但那时候不懂,其实这些零食几乎都是一些“三无”产品,并且这些劣质零食依然充斥在不少学校周边的小卖部。近日,据媒体报道称,北京市食药监局对北京市97种劣质零食进行了营养含量测定,并公布了测定结果,检测结果显示有超过70%的调味面制品检出“甜蜜素”,还出现了油盐甜“三高”的情况,这些对于少年儿童的健康都是非常不利的。对此,食药监局立即采取措施,称北京全市有12000多斤不健康的劣质零食已被下架。事实真的如此吗?记者展开调查。
“五毛零食”已不见
记者走访了北京海淀区田村小学、玉泉路小学、育英学校、图强二小、五一小学等多个小学,据一位正在玉泉路小学门口等孩子放学的家长告诉记者:“学校门口的小摊儿早就没了,就连小卖部都关了好几家,之前有一些是学校旁边居民楼一层的住户私自打开窗户卖东西,现在也全都治理了。因为据说是很多学校都有规定,学校周边不允许摆摊经营,现在查的也很严,小商贩没了,自然劣质零食也不见了踪影。”据学校门口一家小超市的店员表示,现在学校周边的小卖店都已经没有那种几毛钱的零食了,近一年都已经不卖了,并且时常有上面的人来检查,根本没人敢卖,还听说不少劣质零食的厂家也因为经营不善,都关门了。 一位刚下学的小学生也对记者说:“之前的时候班里不少同学都在学校门口买过小零食,味道确实挺好的,价格也便宜。但由于学校老师和家长说这些便宜零食不安全,并且学校周围也没有卖了的,所以现在也没人再吃这些便宜零食了。
但一位家长同时也告诉记者,自己回老家的时候,在家乡的学校周边,还是有小时候的那种劣质零食售卖的。或许由于监管的问题,现在这些零食已经远离一二三线城市,转而去了小城市和农村,继续“残害着”那里的学生。
零食越来越健康
“现在孩子吃的零食真是档次越来越高了,就算是学校周边那些之前沦为劣质零食根据地的小卖部都以卖品牌零食为主。都是乐事、上好佳、可比克等等这些品牌,都是经常在各大电视台做广告的,质量自然信得过。”一位孩子家长告诉记者。
记者走访了学校周边的商店以及商超发现,现在孩子的零食种类真不少,并且主打健康少油少盐,甚至一些膨化类食品也打出了不含反式脂肪的宣传。据物美大卖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家长过来为孩子选购零食多以干果类、天然果干以及巧克力等类别为主,选择饼干薯片的则比较少。”一位正在超市跟妈妈一起选购零食的凯琳告诉记者:“我特别喜欢吃坚果类零食,既健康又补脑,尤其是那种把很多种类的坚果都搭配在一起的组合装,特别受我们学生的欢迎,因为一次性可以吃到很多种类的坚果,营养更均衡,携带也很方便。”
记者调查发现,学校门口和市面上劣质零食没了踪影,就连以前劣质零食的“鼻祖”——辣条,也纷纷转型,不仅味道好,还越来越健康,包装都做得更加清新美观。现在甚至还有分年龄阶段的零食,根据孩子从1岁到12岁不同体质以及成长需求,每个阶段都有适合孩子吃的零食,不仅健康而且更加科学,记者不禁感叹:连零食现在都这么高大上了!
儿童零食怎么选
很多人都对零食有误解,认为只有所谓的薯片、膨化食品才算零食。其实,零食是泛指正餐之外食用的各种少量食物、水和饮料等。所以零食范围大种类多,需要家长仔细甄别,合理选择。
为孩子合理选择零食,对幼儿和儿童的健康有着重要影响。但很多家长给孩子选择零食,选择仅仅停留在零食的口味或外观包装上,并没有考虑到营养问题,这样就会让孩子有吃不健康零食的不良习惯,造成孩子健康和成长的隐患。例如,孩子进食了含糖饮料,可能就不喜欢白开水了;喝了果汁就不愿意吃水果了;还有的孩子因为吃了过多的零食,直接影响了吃正餐,长期以往就容易营养不良。航天中心医院营养科主任刘凤梅表示,给孩子选择零食,必须要讲究健康和营养,不能仅仅依靠孩子的口味喜好选;最好不要选择油炸、腌渍、高盐高油高糖等这类零食;尽量不要选择含糖饮料,果汁也要适量喝,不要选带有酒精的饮料。刘主任建议给孩子多吃奶制品、新鲜水果、干果等;饼干点心这类糖比较多的零食尽量少吃;最好别吃膨化食品、碳酸饮料、油炸食品等零食。因此,为了孩子的健康,尽量给孩子选择营养健康的零食,远离或限制影响孩子健康的零食,让孩子吃健康零食。
(消费日报 www.xfr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