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6:资讯总第4073期 >2017-06-27编印

粤港澳大湾区将为城市群发展提供借鉴
刊发日期:2017-06-27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今年3月,“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面临新的历史机遇。在香港回归20周年之际,6月20日,以“共建中国的世界级湾区”为主题的首届粤港澳大湾区论坛在香港开幕。与会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代表围绕大湾区的发展展开热烈讨论,积极建言献策。 大湾区发展 科技是龙头

“占地面积只有0.6%国土面积的粤港澳大湾区,创造了中国13%的GDP总量,在世界500强企业中拥有16个席位。”著名经济学家周其仁教授说,这说明了大湾区的经济活动很活跃,但另一方面,大湾区创新的程度和协同发展还不够。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认为,大湾区发展的主题是转型,“传统的金融中心、制造中心是大湾区发展优势,但如果不推动科技创新,不向‘金融+科技’的方向转变,金融中心、制造业中心等优势反而会成为劣势,阻碍大湾区的发展。”

作为本次论坛的承办单位,腾讯公司期待政府出台更多优惠政策,让企业更好地“唱戏”。该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说:“目前全球十大市值企业中,有7家都是科技企业,这在以往不可想象。大湾区要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科技产业。”


大湾区发展要有一家人理念


粤港澳大湾区,连接着香港、澳门和广东的7个城市。新世界发展执行副主席兼总经理郑志刚说,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讲,大湾区要超越原来的城市规划来发展。“鞋大鞋小,只有脚知道。湾区要成为一个整体,企业适合在哪发展就去哪发展,不能因为行政边界的设置阻碍大湾区的发展。”“大湾区将迎来港珠澳大桥等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但人心的相通还不够,城市间仍存在传统的竞争心态。”马化腾对此建议道,粤港澳政府要建立常态化的协调机制,一家人坐下来及时探讨和解决发展中的困境和难题。

工信部信息中心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于佳宁说,粤港澳大湾区是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城市群。它的发展,将在全国形成“经验示范”,为长三角城市群、京津冀一体化以及中原城市群等发展提供经验借鉴。“大湾区发展形成的外溢效应将进一步扩散到中南、华北等地区,形成多个城市群共同带动、融合发展,最终对整个中国的发展都有积极作用。” (李俊 赵振杰)相关链接: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指的是由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9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形成的城市群。

2009年完成的《大珠三角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研究》把“湾区发展计划”列为空间总体布局协调计划的一环。2010年粤港澳三地政府联合制定《环珠三角宜居湾区建设重点行动计划》,以落实上述跨界地区合作。广东省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也包括“开展珠三角城市升级行动,联手港澳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等内容。今年3月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动内地与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发挥港澳独特优势,提升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与功能。



(消费日报 www.xfr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