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 阳 “双十一”,“双十二”,“618”应运而生,这些都是中国电商行业创造出来的购物节,本质上是要做大影响力吸引用户关注度,互联网时代市场份额就是话语权,在全民“买买买”的购物狂欢中,电商行业迎来新一轮销售热潮。半年来电商行业成绩格外抢眼稳居全球第一。看到成绩的同时,也有许多问题值得反思。
成绩一:电商半年销售再破纪录
从去年12月至今年5月,6个月网络零售总额首次突破3万亿,超过了2014年全年的数额,创下中国电商零售同期最高纪录。
成绩二:网络零售规模稳居全球第一
今年第一季度,中国消费者的网购总额,是美国的两倍多;从网络零售市场规模来看,我国已经连续多年稳居全球第一;去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占到了全球总量的1/3以上。
此外,我国网络零售额在社会零售总额的占比,不仅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也高于欧洲、北美,并且在最近三年,这一占比仍然在不断提升。
成绩三:电商产业“力挺”GDP
电商的成绩抢眼,也为中国经济稳增长,添上了一抹亮色。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增速达到6.9%;而分产业看,第一产业,也就是农、林、牧、渔业,在GDP中占比4.79%,增加值同比增长3%,第二产业,也就是矿业和制造业等工业活动,占比38.74%,增加值同比增长6.4%,而第三产业,即服务业,占比56.47%,增加值增长7.7%。由此可以看出,服务业对中国经济企稳的重要性。
而在促进国内居民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方面,电商起到的作用不容小视:根据测算,今年一季度的电商消费,直接带动GDP增长1.3个百分点。
成绩四:电商带动居民消费升级
中国电商行业的发展成就,不仅体现在数量的变化上,更重要的是,对中国人生活品质、消费行为的改变和提升。
在这半年里,虽然服装、家电这两类产品,在网络消费中仍然占了不小的比重;但在所有网购品类当中,增长速度最快,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医疗保健、图书音像和运动户外,这三类商品的网络销售额,同比增幅都超过了40%。
消费者越来越愿意把钱花在运动、健康和知识修养方面,这说明除了传统的衣食住行之外,中国人开始更关心生活质量的提升。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图书音像制品网络消费额的增长,我国的国民阅读率也在连年提升:帮助我们更多的拿起书本、放下手机,这或许是电商业发展,带来的一个意外收获。
京东销售业绩斐然
6月19日京东公布了购物节战报,截至2017年6月18日24点618全民年中购物节的累积下单金额:1199亿元。
18日0点秒杀正式开始的一小时内,京东销售额便超过去年同期的250%。凌晨2点11分,整个京东618年中购物节(从6月1日0点开始)的累计下单金额突破1000亿元。大部分消费者对这类促销的热情还是比较旺盛。
其中一二线城市的贡献能力较大。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深圳是购买力最强、下单量最多的五个城市。其中,成都、重庆消费力同比去年显著增加,京东数据研究院院长刘晖表示,这说明中西部地区的电商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京东黑科技前景广阔
和往年相比,今年的618加入了很多新元素,例如京东的配送机器人、无人机和无人仓。
6月18日上午9点15分,京东第一次使用配送机器人,首先在中国人民大学给自习的学生送去了商品。一小时以后,西安的普通市民邢栋用特殊的方式收到了他在618这天下的订单,来自京东无人机送出:宝鸡凉皮和锅巴。
针对B端和C端客户,京东的三款无人机有着不同的载重和配送范围。目前京东已在宿迁建立了全球首个无人机运营中心,负责全国无人机的调控。
为了提高仓储运作效率,京东还增加了无人仓的数量,分布在济南、武汉、北京、上海。据介绍,通过无人仓的货架,原来只能堆到2米的货物可以达到9米,共18层,单位平米存储容量是传统仓库的十倍。搬运、分拣、打包机器人也提升了数十倍整体劳动效率。但这些环节的机器对加工精度、制造流程要求比较高,一时成本也会增加。
天猫国际引爆国人跨境消费热情
同样在618升级促销的还有天猫,它从“上天猫就够了”变为“理想生活上天猫”后进行了首场年中促活动,主打“618理想生活狂欢节”。在北京、吉隆坡等海内外各大城市核心商圈,打造理想生活样板间。而且新版天猫APP加入了全景导购、VR体验及短视频动态商品展现等新科技。“天猫无忧购”也全新升级,作为独立品牌进行推广。
美国天衡宝狗粮5分钟2000件售罄,高端美容仪24分钟销售超过5000台,欧洲药妆届网红的安瓶半小时卖出50万只,丹麦B&O音响、欧米茄手表、松下电吹风、荷兰foreo洁面仪,澳大利亚麦片等均迅速售罄。当天包括英国、法国、新西兰等多国驻华大使馆发布官微为参与天猫国际618的本国品牌代言助威。
天猫国际总经理奥文预计天猫国际全天成交将大涨500%,将再次创下跨境进口多项记录。天猫国际618爆发背后是中国跨境消费热情持续上涨和吸引消费回流政策合力的结果,未来将更好地服务中国1亿新中产,成为亿级中国消费者发现和体验全球购物乐趣的首选平台。
各地进口剁手党集体出没,上海与北京交替争夺第一,杭州、广州、深圳、成都、武汉、重庆、南京、苏州等紧随其后,成为天猫国际成交最高的十大进口城市。美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暂居前五大进口国,自6月12日起,天猫国际正式启动进口日,并宣布在天猫618期间联手全球大牌让利10亿,300万进口尖货敞开供应,进口日单天成交已较去年同期暴涨300%,客单价翻番。
今年618期间,美国百货之王梅西百货、Target塔吉特、Costco、德国ALDI超市、麦德龙、英国sainsbury’s等各国百货超市悉数参加。另外包括达能、惠氏、贝拉米等全球九大奶粉品牌、以swisse为代表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400多个保健品牌集体亮相。
通过阿里巴巴近5亿消费大数据持续挖掘国人进口消费需求,天猫国际目前已引进来自欧美日韩东南亚等63个国家和地区14500个海外品牌,覆盖3700个品类,其中八成以上通过天猫国际第一次进入中国市场。
网易推出“精致主义”促销活动
6月14日至18日网易也推出了“精致主义”618大促活动,陆续上线包括小龙虾、毛巾、波子汽水、泰国制造天然乳胶护颈优眠枕系列、轻质男式方形墨镜等。还与江苏卫视合作共同打造的“黑凤梨”系列产品,包括首饰、情侣小食、情侣服饰、家居空间等各类型。
苏宁、国美打响618家电3C擂台战
早在5月中旬就喊出“价格更便宜、送货更准时、上新品更多”的苏宁易购也参与到618当中,上线“延时赔”服务,承诺用户购买的货物如果没有按约定时间送达,将获得赔付。国美则仍然坚持打价格战,在其“6?18家电3C擂台战”中,宣布线上线下同步低价,让利消费者。苏宁易购在1小时内订单量同比增长398%。
总之,在今年的618中,可以看出电商平台们从以往的“蹭节”变得更加主动,唯品会和天猫双双升级口号,苏宁也发力物流业务,618已经已经成为电商平台角力市场的必备手段,京东的这个店庆日似乎会成为下一个“双十一”,连万达集团也要联合30000余家实体商业做618大促。这样一来,线上线下结合发展,中国电商行业半年亮点频现。
亮点一:股价创新高 中国概念股在国际资本市场受追捧
过去半年里,在国际资本市场上,以电商为代表的中国概念股,是最受追捧的亮点之一。在波澜不惊的港股,腾讯股价创下了近50%的涨幅,市值超过富国银行,成为全球排名第十的大公司;
而在一路上扬美股当中,阿里巴巴和京东的股价,最高涨幅都超过了60%,不仅好于同期纳斯达克指数的表现,甚至远高于同一时期,美国谷歌、脸书等四大互联网巨头的表现;6月8日,阿里股价创下历史新高,达到142.85美元,总市值超过3600亿美元,成为亚洲市值最高的公司,全球排名第七。在国际市场上风声水起的同时,电商巨头们在本土市场上,也越来越接地气。
亮点二:网购规模连年翻番 农村电商发展步入快车道
农村电商的异军突起,成为了当前电商行业发展的一大新亮点。各大电商平台,争相布局农村的网点和物流体系:阿里“千县万村计划”已覆盖约500个县2.2万个村,合伙人超过2万人;京东在1700多个县建设服务中心,培育了30万名乡村推广员,覆盖44万个行政村;苏宁在1000多个县,建设了1770家直营店和超过1万家授权服务点。
显然,在电商巨头们的眼里,农村市场有着巨大的潜力。2015年、2016年连续两年,农村网购市场规模,几乎在以一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尽管在总额当中,农村市场只占了13%的规模;但从零售额的同比增速来看,三线以下城市及农村地区的增长率,已经超过了一二线城市。
当然,农村电商的发展,不光是帮农民花钱,更重要的是,还能帮农民挣钱。数据显示,去年全年,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到1589亿元,带动农民增收超过100亿元;全国农村网店数量超过800万家,带动就业超过2000万人。 村淘成了新热点,城里人也有了更多的新玩法。
亮点三:新商业模式集中发力 网络服务零售增长迅速
共享经济,是这一轮风潮当中的弄潮儿。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共享经济市场交易额约为34520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参与共享经济活动的人数,超过了6亿。如今,出门扫一辆共享单车、打一台网约顺风车、叫一份网络外卖,或者是通过网络订机票、车票、酒店,已经成为了很多人的生活习惯。
共享经济、O2O等各类商业模式创新持续壮大,网络支付,尤其是移动支付在近年来快速发展,也为我国服务网上销售快速增长带来了基础。截至去年年底,我国使用网上支付的用户规模达到4.75亿,比上一年增加了5831万人。2016年我国移动支付业务数量和金额同比分别增长85.82%和45.59%。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达19.2万亿元,同比增长62%。手机支付用户规模增长迅速,达4.69亿,年增长率为31.2%。
亮点四:品质消费受追捧 电商平台品牌集中度提高
如今剁手族们“买买买”,也不再像过去那样,只盯着价格,谁便宜买谁;而是更注重品牌和品质,谁更好买谁。
这在电商平台的品牌集中度上,体现得很充分:在十大类产品中,排名前5%的品牌,占据的市场份额,都超过了60%;手机、家电类产品,集中度更是超过了80%。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国产品牌数量占总品牌数量的86.35%,国产品牌销售额占整体销售额的74.55%,均远高于进口品牌。 中国电商行业半年的问题与反思
近年来,中国电商行业正如朝阳喷薄而出,但随着行业发展的深入,也存在不少亟需解决的问题:
问题一:大数据商机无限 信息安全亟待保护
电商时代,消费、支付、流通等环节,产生海量的大数据。通过对大数据的应用,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商家可以更准确了解潜在客户,从而更精准地提供产品和服务。
毫无疑问,大数据是一块蕴藏了无限商机的富矿。但是,在带来便利与商业价值的同时,个人隐私泄露问题也随之而来亟需保护。
今年5月9日,针对这些问题,我国从法律层面加大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力度。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首次就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出台司法解释,非法获取、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的,情节严重者可获刑。
今年6月1日实施的《网络安全法》也专门针对个人信息保护作出了严格规定。
问题二:造假手段多样 消费者防不胜防
除了信息安全,造假问题也威胁着电商的未来。以眼下最流行的海淘为例,有快递单据造假的,由快递公司帮助厂商虚构海外发货信息,掩盖真实发货地点,使假货摇身一变、成为境外代购正品;还有某些号称是海外代购的网站,从国内买假货,邮寄到国外,再回寄给国内代购客户。
还有海外空箱发货,找国外朋友邮寄空箱子回来,制造物流凭证。据报道,一些地区,有着极其完整的“代购产业链”,除了货品本身外,还有各门类的票据销售,只需要20元钱,就能拿到一套完整海外购物小票、POS单、进关税单等“洋马甲”。花样繁多的造假手法,令消费者防不胜防。
问题三:电商包装垃圾浪费惊人 加重环境负担
家里堆积如山的快递包装,估计也让很多人感到头疼。电商快速发展,带来的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巨量一次性包装材料的浪费。
从去年12月到今年5月全国快递业务量为173.05亿件,其中80%以上为电商包裹。
对140亿个包裹进行封装,需要使用至少84亿个纸箱,要消耗至少70亿个塑料袋,还需要使用超过70亿米的胶带,这些胶带连接起来,能够绕地球赤道175圈。快速增长的包装垃圾,加重了环境负担。
问题四:电商发展不均衡 东西部差距较大
此外,我国各省份电子商务发展存在较大差距,东部地区电商产业高度发达,在全国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
近半年网络零售销售额占比较大省市为广东、浙江、上海、江苏、北京、福建,合计占比超过80%,这几个省市属于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领头羊”,经济最发达、物流最便利;而西部、南部地区,虽然电商发展速度很快,增长潜力巨大,但网络零售额占比较小,新疆、贵州、海南、西藏、宁夏、甘肃、青海等,合计占比不超过5%。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中国电商行业的深入发展,大家意识到的对影响未来长远这些问题,将逐步得到重视并解决。
(消费日报 www.xfr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