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综合总第4069期 >2017-06-21编印

陕煤集团神南张家峁矿业公司向安全生产三千天迈进
刊发日期:2017-06-21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本报讯 (记者 樊春勤 □ 李潇洋)陕煤集团神南张家峁矿业公司自矿井生产以来,大力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始终坚持“生命至上,安全为天”之管理理念,制度规范,科学管理,使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截至5月底,矿井实现安全生产周期2924天。该公司先后被评为“国家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煤矿”、“全国煤炭系统文明煤矿”、及“安全生产精细化示范矿井”等荣誉称号。

文化引领 构建安全“大格局”

近几年来,该公司以安全生产精细化、质量标准化、“五精”管理、对标管理等手段为突破口,细化环节、流程和作业行为的管控,层级传导,分级解压,不断提升内化员工标准化作业行为。

在公司“五和”文化的引领下,通过“五和六控七体系”精细管理模式的推行,实现了各项管理工作的互补和协同,员工上下逐渐形成了自觉遵守的行为互知和作业习惯。通过“人、机、环、法、管”五个方面的协调和配套关系,在管理实践中不断修正短板,对标先进管理办法,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六维聚合”安全文化。从涉及企业安全管控的时间超前、环境条件、设备设施、行为预控、监督管理和体系协作6个主要维度,36个环节、条件、状态、控制和内容等认同重点,扎实落实《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评价标准》中的54个小项指标。

精细管控 筑牢安全“防火墙”

公司建立了“1·5·9”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体系,开展了质量标准化的对标管理和创新管理工作。开展了隐蔽致灾因素的超前治理工作;大力推行机环“双检”和5E全生命周期管理,取得了良好效果。

公司积极推行各种“精品示范工程”、“标准化作业示范岗”,全面实施“编码、定置、看板、标识、声光、色彩”六项技术,使采、掘工作面工程质量精品率达到90%以上,线路、硐室和机房精品率达到100%。

公司建成了井下粉尘、水文、通风在线监测系统;完成了“一通三防”实验室的建设,推广应用了自动风门;建设了井下车辆“信集闭”系统,在重要巷道岔口安装交通指示声光报警系统。开展矿井现代化配套设备高产高效研究,推广使用超前支架组,建立了井下3G通讯系统;开展无人值守硐室研究,推广应用了除尘网和除尘风机;在井下不同煤层设置了排矸巷,掘矸全部井下回填。

公司实施8大项26小项的信息自动化升级改造,实现安全生产管控水平的改版升级。公司积极开展第四代矿井建设工作,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和装备,不断提高矿井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水平。

该公司以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基本要求、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等为依据,将传统的“三大规程”融为一体,对员工作业行为进行管控,使员工学习、掌握、运用标准,达到“应知、应会、应用”三跨越。

公司定期组织全员进行理论培训,各区队制定出详细的实施考核细则,督查人员不定时进行检查,对在工作现场发现的未按流程作业的行为立即予以纠正和处罚,使每个员工坚持做到按照标准工作,降低安全风险,提高安全生产水平。据统计,自公司推广岗位标准作业流程以来,员工“三违”和不安全行为次数同比下降了20%,设备故障率同比减少了18%。 多点发力 编制安全“立体网”

公司开展了军事化员工基本行为规范教育活动,制作了安全文化长廊,更新了企业形象专题片《五和之光耀煤海》和安全文化专题片《聚合之力》;深入开展了“党员创先争优”、“党员示范区”以及“青年安全监督岗”等系列活动,同时,公司还坚持开展“安全生产月”、“百日安全”、“救援演练”等活动,创建了20个“五精管理示范岗”,提炼了8项“精优作业法”,培养了“设备神医徐文光”、“矿山鲁班王脉坤”等13个精英品牌。

公司建成了信息公告平台、安全管理子系统、安全信息局域网传送平台、微信和短信提醒平台,部门自主设立了安全环保质量标准化等QQ群,实现了安全管控水平的改版升级。

公司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确保环保安全。强化了“三废”、沉陷区的治理力度,严格控制矸石不出井,地面选矸开展填沟造田项目的推广,废水处理利用率达到100%,沉陷区治理率达到了75%以上;采用无功平滑补偿、顺煤流运输、井下洗车硐室洗车等技术,节约了能耗,改善了环境,提高了环保安全的管控能力。



(消费日报 www.xfr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