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老话说:“每天都穿节日衣服的人没有节日的衣服”,这句话也可以引申为:“天天过节就等于没有节日”。但对于已经尝到“双11”甜头的各路电商来说,节日是促销最好的理由,几乎没有之一。所以,虽然每年只有一个“双11”,但随后就有了“双12”,今年“618”又成了一个被热炒的“大日子”。然而,当“双11”已经演绎为一场全球狂欢,甚至势压“黑五”,“618”能否来得更猛烈一些? □ 本报记者 张丽娜 雷声大 雨点没预期大
据记者了解,早些时候,网络上悄悄流传一份名为“天猫节日营销大全”的活动促销表。从该表可以看出,每年从年初到年底,53个节日都会成为天猫的促销日。过去不温不火的中国传统节日,如端午节、七夕节甚至清明节,因为电商的造势,更多地成为一个个消费的理由。今年“618”,也成为继“双11”之后另一个“剁手节”。有网友这样调侃道:“高考不再一考定终生,购物何须‘双11’?年中血拼正当时。”而与“双11”一度是淘宝“一家独大”相比,今年的“618”,已经分为京东、天猫和苏宁三大阵营,几家分食一块蛋糕。
从时间节点上看,去年的“618”,电商造势力度还不能与“双11”的“全民总动员”同日而语,但今年,记者发现,从电视、网络到平面广告,从商场、超市到公交站、地铁站,几乎到处都能看到“618”的促销广告,热闹程度堪比往年的“双11”。
不过,经历多次“双11”洗礼的消费者,对势头越来越猛的电商促销,并没有表现出过多的激动。
在北京工作的28岁的消费者小孟告诉记者,“双11”临近年底,很多跟她一样的北漂打工族基本都是在年底集中采购,年底大家手头也比较宽裕。“年底大家手上多少都能攒下一点钱,年终奖有的也发到手上了。过年回家要带的礼物,也基本都会在这个时候买。就像美国的‘黑五’,大概也是因为到了年底,人们购物的欲望也更为强烈。‘618’在年中,虽然不知道其他人是否‘拼命剁手’,但我身边的人对这个节日不是特别有购物冲动。”小孟直言。
另外,根据记者对电商的在线采访。很多商家把学生群体当做“618”的主力买家进行促销,尤其是电子产品和文具电商。“‘618’恰逢毕业季,学生们考完试,就该准备升学或就业需要的用品了。”某宝平台上一位销售电子书的卖家这样告诉记者。
不过,记者对几位学生随机采访了解到,跟“毕业季”相比,他们更喜欢在“开学季”集中购买。 电商“自嗨”?
很多人还对往年“双11”来临前的倒计时记忆犹新。子夜零点一过,各种刷屏火爆朋友圈。“剁手党”在这个节日来临之前,就已经“磨刀霍霍”,把各种心仪的宝贝装满购物车,就等过了零点开始购买。不少网友甚至发帖称:“到底便宜了多少钱已经不重要,要的就是这种全民狂欢的感觉。一想到全世界有几亿人同时在网上抢购,那种感觉真的难以言表。”很多“宅男宅女”甚至都把“双11”当成一个“社交日”,不少人还因为这一天的抢购结识了不少朋友。
从2009年天猫开启“双11”,到现在已经有八年之久。尝到甜头的电商,几乎全年无休地打造各种“购物节”。京东的“618店庆”也演绎为另一场购物狂欢。八年的迭代,使得电商与消费者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中国互联网市场大数据分析公司易观在《2016年四大电商购物节分析报告》中指出,网上零售购物节已经变成电商“自嗨”而用户损耗逐步加大的一种生硬“造节”营销行为,这与电商企业面临流量和用户增长的问题息息相关,同时,购物节“造节”的成本也在不断攀升,进一步加大了电商企业的营销成本,最终未免得不偿失。另一方面,政府部门的节前约谈和节后的交付压力也是电商企业必须解决的难题。易观预计,网上零售购物节“造节”运动并非可持续发展之路,电商企业还需做好平衡取舍。 广告成本谁的羊毛?
前不久,记者在位于北京成寿寺的华润万家超市看到,很多商品都贴上了“周末五折”的标签,但记者在周末再次过去探访发现,并没有很多消费者冲着“五折”去超市采购。
记者经过线上线下对比后发现,超市中所谓的“五折”的商品,在网上可以很容易就淘到。
一位准备“拣落”的消费者对记者说,他还是决定回家上网买。“网上超市可以送货到家,在这里买了我还要自己拿回家,小件的也就算了,米面粮油什么的,价格有的还不如网上便宜,更没必要在实体超市买了。”
很多消费者坦言,网上东西比超市便宜,是因为网上商超没有进场费、租金、人工费、水电费等成本。
不过,看到“618”随处可见的广告,不少网友表示了这样的质疑:“羊毛始终要出在羊身上,电商会赔本赚吆喝吗?这么多广告,宣传成本肯定相当高了。到头来,这些广告费会不会都被加到商品的价签上?”
(消费日报 www.xfr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