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前夕,天津市消费者协会发布婴幼儿纸尿裤比较试验报告,比较试验参照GB31701-2015《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中对甲醛含量测试的方法进行。在纸尿裤甲醛含量试验中,有媒体称适宝康品牌被检出甲醛含量超标。对此,适宝康品牌日前再次将产品送往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检测,检测结果均显示不含甲醛。这次事件提醒公众,在自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对质量高度关注的同时,也要谨慎传播负面消息。
关于纸尿裤内的甲醛含量检测方法和检测标准,有关专家认为,这次试验不科学。欧美、日本、韩国、中国都没有相应的行业标准,而只有我国台湾有制定相应的标准即CNS12639-2004《婴儿纸尿裤》,而台湾标准规定的甲醛含量限定值为50mg/kg,且取样部位一般是取纸尿裤的表层材料;因为CNS12639-2004台湾标准已考虑到其他部位的材料会影响到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据介绍,该报告使用的测试方法是纸尿裤样品经水萃取后,萃取液如果含有甲醛,就会与乙酰丙酮反应而显色,通过光度计评定液体的颜色深浅,从而确定甲醛的含量。但如果样品中含有其余可以让乙酰丙酮显色反应的物质,就会严重干扰实验结果,而恰恰纸尿裤的高吸水树脂含有可以跟乙酰丙酮反应的羧酸基和Fe3+离子。因此,用此方法测试纸尿裤的甲醛含量,测试出来的结果出现合格和不合格的几率都有可能。
鉴于此原因,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以及纸尿裤行业的国际品牌厂家和行业资深人士在探讨纸尿裤内甲醛含量该如何测定以及该取哪层材料,对目前纺织品GBT-2912.1-2009的测试方法也争执较大,干扰比较少的测试方法应该是高效液相色谱法或气相色谱法,这也是SGS检测常用的方法。因此不同行业的产品属性差异很大,在国标没有出台之前,不能简单的套用纺织品、服装类的标准。
6月2日,天津市消费者协会通过官方微博对外发布声明称,该实验报告从未有“甲醛含量超标”的表述或含义,系个别媒体自行表述,与天津市消费者协会没任何关系。且天津市消协已经与部分已发布相关不实信息的媒体沟通,要求相关媒体撤掉不实稿件。
纸尿裤含有甲醛,对于消费者来说是非常抗拒的,同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也规定,自来水甲醛含量不得超过每升0.9毫克,说明我们饮用的自来水,有可能也会有少量的甲醛。由此可见,用不科学的检测方式得到的结果,也会误导消费者。 (闵红军)
(消费日报 www.xfr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