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国际养生大会以“聚焦养生事业,共谋合作发展”为主题,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省保健协会等主办,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的规划项目。大会涵盖“全养生学术研讨”、“养生膏方论坛”、“长寿论坛”、“葛洪文化研究论坛”等。本次盛会旨在弘扬中华传统养生文化,推广中国特色养生之道,引领世界养生发展。将复杂的中医文化由难变简,使普通大众在举手投足间就可以感受到中医养生的博大精深。本次大会不仅将在现代健康养生事业中起到领航作用,还将为世界健康发展史绘就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华养生文化魅力不减
开启中医养生国际化浪潮
在大会论坛现场,中医养生国际化日趋明显,中医养生文化已经不单单是传统意义上的“留着白胡须悬壶济世的老者”,外国友人也“闪亮登场”。其中来自马里共和国的成都中医药大学的客座教授、博士后迪亚拉不仅出席会议,还用十分流利的中文发表了《中医文化之“中和”养生》演讲。
中医养生的方式已经被广泛认可和传播。不仅在国内,国外也是。内华达州于1973年率先通过美国首个中医法案。现借力“一带一路”日渐风靡全球,集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与智慧于一身的中医养生正在开启国际化全新时代。中国中药协会阿胶专业委员会轮值主任、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阿阿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秦玉峰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带一路’是中国与世界文化交流、沟通、融合的道路、桥梁和纽带。以前流动的是丝绸和瓷器,未来流动的是商业和文化,而中医药恰恰兼具了商业与文化的双重属性。”
传承数千年阿胶是具有代表性的滋补类中药,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和传承。作为传统中医药文化的代表,东阿阿胶一直注重国际化战略,开拓海外市场,布局海外的步伐从未停止。东阿阿胶部分产品出口海外,并享有很高的知名度,2012年,东阿阿胶的阿胶产品在日本厚生省842项农残检测中零检出。东阿阿胶在践行“一带一路”战略的过程中,为中医养生全球化传播再添一张耀眼的“国家名片”。
据统计,目前中医药已传播到世界183个国家和地区,全世界有30多万家中医诊所,18个国家和地区将中医药纳入国家医疗保险体系,约有40亿人使用中草药产品治疗,年交易额近5000亿元,并以每年10%-20%的速度递增。
五大膏方现身论坛
因体用膏惠及嘉宾
中医历来讲求防重于治,膏方亦俗称膏滋药,有滋润、滋补的意思,因其在进补养生和“治未病”方面有独特效果,越来越受到广大群众欢迎。大会期间举办的中医养生论坛吸引了大批养生爱好者前来交流学习。“希望养生膏方能给大家带来更多健康长寿的秘诀,达到健康养生的状态是我们推膏方的目标。”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张晓天在中医膏方论坛现场提到。此外,他还分享了五大膏方,其中包括益气复原膏方、活血养颜膏方、滋阴润玉膏方、温阳益气膏方、温阳暖宫膏方。台下观众如获至宝,纷纷拿起手机拍照记录下这珍贵配方。“不同的症状及体质,选用的膏方也需辩证。”拥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副主任医师王佑华,向现场观众讲解了中医膏方使用中的注意事项以及应对不良反应的措施。
国家胶类中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周祥山现场分享
无胶不成膏,阿胶作为膏方中的君药,是其最具代表性的重要原料之一。开好方、选好胶、熬好膏,才能确保广大消费者的健康。作为阿胶行业龙头企业代表,东阿阿胶是全球最大阿胶生产企业,现已建成行业内最先进的科研平台7个,其中5个是行业唯一。国家胶类中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周祥山,作为本次大会特邀嘉宾,为观众揭秘了东阿阿胶全产业链的质量管控体系,以及通过技术和标准量化、数据化实现的阿胶真伪鉴别。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昭纯指出,中药质量参差不齐,部分中药药效有问题,不是因为方子,而是因为“药”。东阿阿胶构建中药标准并进行全产业链打造,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他还呼吁中医药企业自觉遵守相关标准,维护消费者切身权益。
记者看到,现场的东阿阿胶滋补养生展示区域吸引了一大批忠实消费者,一位来自广州市的林先生,更是专门带来了珍藏十年的东阿阿胶块前来问询。
国际养生大会执行主席、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刘焕兰表示,“中医养生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我们共同努力将中医养生推向世界,不仅让13亿人受益,而且要让全世界70亿人受益。”中医药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一把钥匙,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起航,以及“一带一路”的历史机遇,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抓住新的历史机遇,古老的中医药必将历久弥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消费日报 www.xfr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