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7:观察总第3986期 >2017-02-27编印

内容付费开花结果 能否终结“盗版天堂”的“雅号”
刊发日期:2017-02-27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微信公众号的付费时代终于要来了。2月14日晚,腾讯内部人士透露,付费阅读将采用“邀请制”进行内测,暂不对外开放申请,其具体付费形式将交由自媒体自行设计。微信公众号自诞生以来一直以内容免费的形式公开面向用户,在用户成为习惯后开通付费阅读功能,用户是否愿意为其买单呢? 其实,内容付费模式并不新鲜。自从2015年7月“最严版权令”出台,网络上各类媒介和平台启动了付费模式。2015年7月3日,爱奇艺开始了最早的尝试,把《盗墓笔记》第一季的10集全部面向付费用户。大量《盗墓笔记》的粉丝愿意通过一次性付费的方式收看所有剧集。 1999年到2003年期间,免费音乐试听敲开了中国数字音乐时代之门,盗版市场野蛮生长。数字音乐版权保护从法律层面向技术层面提出了要求,经过近二十年的探索和发展,中国数字音乐的商业模式逐步得到确立、完善。 之前网民可以很轻易地在网上搜出资源分享网站,使得大量的视频,音频资源流出,给制作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其实这是一种根本性的摧残,无版权的下载釜底抽薪,导致了文化产业从源头上逐渐枯竭。从快播被查封,再到人人影视、射手网的关停,国内各大视频网站的版权意识被逐步唤醒。此后,视频网站又看到了网剧IP的发展趋势,纷纷推出了自制网剧。这一系列因素都直接催生了视频付费时代的到来。 网上付费阅读是网络收费实行较早的尝试,如起点中文网,红袖添香阅读网,读者通过充钱购买会员,才能继续看到作者写的VIP章节,这使得原创网络作家通过这样的方式获取收益。 内容知识付费真正开始于去年6月5日,罗振宇推送的60秒语音中再一次强调了他对于内容付费时代来临的观点,并推出了一款付费订阅的商业知识服务类内容产品《李翔商业内参》,定价为199元/年。这本书被打上了“马云推荐”的标签后,至当天下午2点,《李翔商业内参》的订阅数轻松突破1万,订阅额超200万。无独有偶,由米果文化推出的付费音频课程《好好说话》在喜马拉雅独家上线,每周5天,每天6分钟,年费为198元/年,这套教人说话的精品课程,销售情况异常火爆,首日全天点销售额突破了500万元。 如此不俗的成绩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但又似乎在情理之中。让人不得不感叹,内容付费的时代好像真的到来了。知识内容付费还有另外一种形式:分答和知乎。 相比于“知乎Live”,分答的走红似乎更突然。大批名人、大V的陆续入驻,使得“分答”成为刷爆社交网络的现象级产品。罗振宇一直强调的是:付费内容的本质是知识服务。但是不少人开始否认“分答”是知识收费,因为有一个趋势是,分答上的热门问题,越来越集中于娱乐八卦,满足人类最原始的偷窥欲似乎成为用户付费收听的最大动力。明星、大V自带流量,好奇心驱动了分答的进一步活跃。 从视频到音乐,付费观看、收听已经改变了互联网诸多细分产业的商业逻辑,即使将目标集中到非虚构文学类的文字阅读,从微博问答、“分答”、知乎的“值乎”的有偿回答,再到“得到”和36氪上的付费专栏,为内容付费已经蔚为风潮。来自第三方市场研究机构的一项统计显示,55.3%的网民曾有过知识付费行为,26.4%的付费用户曾为文字“打赏”。 随着移动互联时代到来,手机逐渐成为互联网内容获取的首选终端,三年前,微信公众平台迎来爆发期,无数的自媒体和内容供应商崛起了,两年前,各种音视频平台如日中天。这些正式给我国的内容付费奠定了基础。根据艾瑞iUserTracker、mUserTracker最新数据显示,去年12月爱奇艺拥有4.81亿月活用户量。这其中付费用户中的爱奇艺有效VIP会员数量已经突破2000万。根据艺恩发布的《2016年中国视频行业付费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国内视频网站付费用户规模已达7500万,增速241%,是美国市场9倍,预计2017年将超过1亿。 AppAnnie2016年度报告指出,在全球热门应用综合收入排行TOP10中,视频类应用占据了四席(分别是Netflix、HBONOW、爱奇艺和Hulu)。爱奇艺的入榜标志着亚洲已经出现用户付费收入规模比肩欧美市场的视频平台。 所以,无论是文字、视频、音频,付费已是种必然的大趋势。小额收费让内容服务回到本源,无论是对用户还是生产者,付费都使得二者关系更加纯粹,没有了植入广告的软文推送,生产者能够一门心思做优质内容,让我们能接收到的信息质量更高。 思维要扭转过来是需要一段时间的。我们讨论内容付费时代的到来,并不意味着全民付费,也不是所有内容付费。它不会突然出现在眼前,我们只能是像盲人摸象一点一滴去感知它。虽然步伐慢了些,但现在一切都好似朝着原定的方向前进。网络付费模式全面开启,你准备好了吗? (杨 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