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微信公众号“影视大数据”提供的数据显示,从1月27日到2月2日,春节档7天共计取得票房33.79亿元,观影场次185.287万场,观影人次8824.89万人。 农历大年初一,《西游伏妖篇》首日3.4亿票房成为日票房最高,其他三部表现也不俗。在春节7天假期期间,《西游伏妖篇》票房持续飙升,但是评价两极分化严重,《大闹天竺》口碑破碎,票房增长速度有所降低,《功夫瑜伽》日票房更是超过了《西游伏妖篇》,《乘风破浪》好评连连,票房持续上升,大有超过《大闹天竺》趋势。 上映的电影类型以喜剧为主,从首日票房和假期7天累计票房可以看出,大家偏向于喜剧和魔幻类型的电影。电影质量也绝不含糊,王宝强的处女作品《大闹天竺》被观众批评质量不佳,后期票房有所下跌。电影票房少不了制作班底和明星阵容这些因素支撑着,尤其明星,是拉动电影票房的一个重要因素,《西游伏妖篇》有一部分人就是冲着周星驰和吴亦凡去的,但是观影感受貌似不如《功夫瑜伽》。《功夫瑜伽》和《乘风破浪》后期票房快速上升的原因除了各自导演和演员因素以外,更重要的是影片内容更扎实。综上所述,今年大家观影的第一驱动力是导演和明星,但是后期则是主要依靠电影内容和口碑引流了。 联系2015年、2016年比较火热的前三部春节档电影,可以看看近几年比较受观众欢迎的影片类型: 2015年春节期间票房最高的是动作类型的《澳门风云2》,2016年则是喜剧类型的《美人鱼》。2017年票房领先的是喜剧与魔幻类型的《西游伏妖篇》。可以看出春节档都是以喜剧居多,观众们在春节期间首要选择是搞笑的,但是细致划分下来,电影从单一的动作渐渐地转向喜剧和魔幻方向了,而观众们的观影标准虽然有点细化,但是喜剧搞笑片仍然是首要的选择标准。 盘点2015年到2017年的春节档票房前三的电影内容,几乎都是系列续拍、IP开发而来的,或者两者结合。例如2017年的《西游伏妖篇》和2016年的《三打白骨精》都是从经久不衰的西游记中提取素材。 《西游降魔篇》取得的票房大约12.47亿人民币,居当年票房之首,黄渤、文章、舒淇演技口碑极高,每一位演员都有庞大的粉丝群为其买单。而今年的《西游伏妖篇》在春节期间以3亿票房领先于《功夫瑜伽》,但是由于观影口碑有所下降。中国票房网截至2月20日的数据显示,《西游伏妖篇》总票房16.33亿被《功夫瑜伽》总票房16.86亿元超越。 由此可以看出,观众消费选择还是偏向于理性,更注重影片内容的质量,而不是一味地追随明星号召和事件营销。当前,中国电影近年来上映的电影类型从喜剧、科幻、动作向喜剧、动作、奇幻到喜剧、动作、魔幻方向发展,而且IP开发类电影越来越多。光线传媒有限公司总裁王长田在接受《21世纪》采访中提到:“其实不管我们怎么看IP电影,它都将在未来主导电影市场,这个趋势必须看到。在美国,系列影片会成为电影票房的主导力量,大部分系列电影来自IP。中国电影用四分之一的时间走完美国电影的路程,这个趋势我认为会一致。在中国,IP电影还在发展初期,一些制作不成功的IP电影影响了观众对于IP电影的看法。问题不是出在IP上,是出在影片制作上的浮躁、品质不高等原因。接下来要重视的,是在IP转化过程中,怎么能够提高品质。中国电影市场在未来会被20个左右的IP电影所占据。在个别领域,如喜剧、风格独特的原创电影,IP的作用可能并不大,但在科幻、魔幻、玄幻、动画等主要领域可能都是IP电影为主。” 今年中国电影增长速度有所减慢,观众对电影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未来中国电影将会更加注重制作品质,而不是一味依靠明星的粉丝影响力刷票房。IP电影将持续发展,特别是“西游”和“盗墓”仍然火热。 如今,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正在热映,由杨洋、刘亦菲主演的电影版《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也正在拍摄中,“三生”IP已经开始建立起来。据透露,电影版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还未上映,已经有制片方计划筹拍《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第二部。 据中国高陵网报道,2018年的春节电影依然含有西游题材,如郑宝瑞导演的《西游记之女儿国》。其他贺岁片为许诚毅导演的《捉妖记2》,姜文导演的《侠隐》以及吴宇森导演的《追捕》。2017年,IP电影会更加发展,特别是“西游”IP魔幻题材的电影会越来越多,主要类型仍是以搞笑为主的喜剧。 IP固然重要,但是质量是不能忽视的,期待电影能多用心在内容和质量上,为观众呈现一部部既有票房又有口碑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