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新闻总第3949期 >2016-12-26编印

亲 真的不需要实体百货了?
刊发日期:2016-12-26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双旦”来临,本是实体百货店生意最火热的时候,但现实却显得冰冷。本月19日,北京华堂超市三里屯店停止营业,成为今年其接连关门的第三家店。无独有偶,位于北京西城区的宣武门庄胜崇光百货,这家不少消费者眼中的高端百货店,也面临着品牌撤柜、预付卡停用、上下楼电梯停运的“窘境”。不仅是北京,在兰州、沈阳这些二三线城市,实体百货关门的消息更是接二连三。 实体店怎么了?除了来自线上的冲击,还有什么原因导致了实体百货的“衰落”?消费者到底还需不需要实体百货? □ 本报记者 庞黎鑫 ◆在人流如织的沈阳中街,关门停业的久光百货门口,只有一位保安在孤独值守。 市场 品牌撤柜变卖场 实体百货关门忙 在北京华堂超市三里屯店关门前,本月初,记者探访了那里。一进商场,门口两侧的显眼位置就摆放着两张红色背板:一张贴着停业公告,一张是购物卡后续使用及退卡事宜通知。 虽然即将关门,这里的客流量并不比平时少。“这不要停业了,现在都在促销,周围的居民都过来看看,还挺热闹的。”站在门口的保安这样告诉记者,在这之前,人流量不及这几天的一半。“我很惊讶,因为这是一个超市,不是商场,有很多是生活必需品,我经常来买一些生活用品。”一位住在三里屯附近的消费者告诉记者。 如果说华堂超市还比较接地气的话,那么位于北京西城区宣武门附近的庄胜崇光百货,在不少消费者眼中就是高端百货的代表了。早在一年前,记者来到这里的时候,就感觉产品柜台,无论是品牌还是产品款式,都不再是高端的代表,只有美食区人来人往。12月22日,记者再次来到庄胜崇光百货,看到这里的化妆品、服饰品牌纷纷撤柜,上下楼电梯停运,预付卡也已经停用,而商场一层已经沦为大卖场。位于一层的康莉女鞋全是光秃秃的鞋架,卖首饰的谢瑞麟,化妆品贝玲妃、茱莉蔻也都撤得只剩下了空壳子,部分收银台已经关闭。 除了撤走的,还在正常营业的店铺也没什么生意。记者注意到,商场内的服饰品牌大都是一些国内品牌,像是百瑞纳、薏名、懿菲、雅莹等,知名度低但价格贵,走的是高端路线却不被消费者接受。商场的六层已经成为皮草广场,看不到一家精心陈列的店铺,全部是挂在铁架子上的皮草大衣,而新馆的一层更是沦为杂牌大卖场。 而经过记者的实地探访发现,这种实体百货闭店的情况,在二三线城市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12月11日,沈阳中街步行街上人流如织,热闹非凡。这里是年轻人聚集的地方,逛街、吃饭、娱乐,无所不能。但一家名叫久光百货的实体店,却人去楼空,大门紧闭,只有一位保安,身着厚重的棉衣在零下十几度的户外孤独地坚守。 而据记者了解,这只是沈阳百货业停业转型的一个缩影。据不完全统计,从之前的沈阳百货大楼被拆、茂业国际收购沈阳商业百货公司商业城股份,到今年的沈阳万达百货、伊势丹、沈阳新世界百货中华路店、沈阳久光百货,再到即将告别太原街的华联,沈阳的百货实体店纷纷停业、转型。 探因 电商挤压?经营不善? ◆位于北京宣武门附近的庄胜崇光百货,不少品牌已撤柜,一楼甚至变成了杂牌卖场。 事实上,实体店的关门潮已经延续了一段时间。实体店纷纷关门转型的大背景下,有两组数据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一是根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2014年,网络购物交易额大致相当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7%,年度线上渗透率首次突破10%。二是今年“双11”期间,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天猫平台宣布11日全天在线交易额达1207亿元人民币,再创历史纪录。与此前不同的是,中国电商在线购物涉及成交国家和地区几乎覆盖了全球所有2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传统的商业街和线下购物商场,确实会因为电子商务的发展而受到冲击。但实体店接连倒下仅仅是电商的冲击吗?以记者在沈阳的所见为例,虽然久光百货已经关门,但就在距离它不到500米的沈阳大悦城,却人流如织;而在位于沈阳市中心的万象城,一些奢侈品牌店里热闹非凡;在以销售打折商品为主的沈阳兴隆大奥莱,仅仅是停车位,记者就等了近20分钟才找到。商场里人流更是络绎不绝,在UGG专卖店,虽然折扣并不低,只有八折,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试穿买单的消费者占到了所有进店客流的8成以上。可见,并不是所有的商店都受到了电商的冲击。 业内人士表示,实体店关张不会是单一的原因,可能是各种原因的总和。比如商圈的问题、租金的问题或是人员的问题。在得到北京华堂超市接连关张的消息后,志起未来营销咨询集团董事长李志起表示,以后百货店的日子会更加难过。他认为华堂商场连续关店的原因除了来自线上的冲击,还有房租成本太高、经营业态老化陈旧、跟不上潮流等原因。而对于沈阳久光百货关闭的原因,业内人士也有分析:虽然久光百货购物环境、卫生、产品质量、服务等都有可取之处,但电商施压、商圈内激烈竞争、同质化发展、项目招商难、传统业态规划、简单价格战为主的营销方式等问题,都成为了其人气冷清、难以经营下去的原因。 未来 从相杀到相爱 新零售包容线上线下 “当然需要。”在北京三里屯附近的写字楼工作的白领李溪在回答记者“还需不需要实体店”的提问时给出了肯定的回答。“我还是觉得实体店买的衣服比较靠谱,首先可以试穿,可以看到摸到品质和手感,而且还有逛街的乐趣。” 事实上,很多业内人士也跟李溪持相同观点,只不过他们的角度更加专业。李志起对此的回答是,北京依然需要实体百货店,未来的百货店或是小而精的精品百货、主题百货,或者是适合全家周末多元消费的ShoppingMall模式。“这些百货店更注重商品组合价值,更注重购物环境的提升、更注重和顾客的互动。”零售商业专家赵萍也表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百货店一定不会倒,“要注重流通渠道的扁平化,让商品价格降下来,成本降下来;其二要加强和顾客的互动,现在不少百货店都开始做自己的大数据库,开始精准分析,有针对性地开展互动活动。” 就在不少人都认为是马云把实体店“毁”了的时候,马云又放大招,提出了“新零售”的概念。他曾在多个场合表示,纯电商时代将很快成为过去,“新零售”时代即将来临。“新零售”的核心在于推动线上线下的融合,并伴随供应链的重构与物流方案的升级。无独有偶,赶在今年“双12”前,美国在线零售巨头亚马逊宣布将在西雅图开设线下便利店“亚马逊Go”,该店的特色在于客户可以免于排队结账的麻烦,实现“立取立走”。 在CIC灼识咨询执行董事朱悦看来,新零售时代,线下和线上零售将改变过去那种壁垒分明的局面,消费者信息的共享,库存的互通,迅速发展的移动支付,以及物流供应链的快速便捷,使得过去几年来日显颓废的线下零售重现生机。线下为线上补足了售后繁琐、实效性产品的运送周期长,以及有限的商品信息等缺陷,同时其本身顾客的区域属性以及更广的年龄层次覆盖也将为其线上发展带来机遇。线上与线下渠道不再是往日的从属关系,而逐渐发展成一种共同体,以提升消费者的整体购物体验作为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