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6:资讯总第3942期 >2016-12-15编印

秉承传统展优势 错位竞争创特色 江苏理工学院深化教育改革助推转型发展
刊发日期:2016-12-15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与中天钢铁集团、农夫山泉公司等知名企业开展全面的校企深度合作,就业率连续多年达到95%以上,并多次荣获“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这是江苏理工学院近年来交出的一张令人满意的成绩单。而令人振奋的数字与荣誉背后,折射出的是该校深化教育“供给侧改革”,秉承传统展优势,错位竞争创特色,转型升级的坚定步伐。 创新培养模式,打造应用人才 不论是企业转型,还是产业升级,抑或是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变,均离不开大批应用型的专业人才。多年来,江苏理工学院以行业产业定专业,以经济发展需求定人才规格,以技术进步和岗位特征定教学内容。注重校企合作,通过建立实训基地、人才培养定制班等举措,走出了一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新路子。“为地方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已成为我校的第一要务。30多年来,学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输送了5万多名应用型高级人才。”江苏理工学院校长曹雨平告诉记者。目前,学校已与50余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协议,包括常州翔宇资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常州环境监测中心、常州市润源经编运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无锡市派克重型铸锻有限公司等。仅与常州市润源经编机械有限公司合作,联合研发“碳纤维复合材料多轴向经编成圈运动装置可靠性和动力学优化设计”,就为企业创造了200万元经济效益。近年来,学校又陆续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等联合成立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再生金属学院、新能源汽车学院、电梯学院、机械研究总院江苏分院等行业学院。通过“专业+产业”、“教学+研发”、“培养+就业”等链条,把学校、企业、行业等主体与人才培养、培训各环节有机结合,不断提升学生在新时期的“工匠精神”。正是得益于此种别具一格的培养模式,该校历届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值得一提的是,该校还创造性地提出了1年理论课程、1年企业实践、1年毕业论文和1年跟踪服务的“1+1+1+1”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教育模式。机械工程领域的专硕培养更是探索出“三元协同,双能并重、一线贯通”的“321模式”,即协同行业、企业、学校“3”方联合参与教学方案的制订与实施,突显专业硕士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2”类能力的综合培养,以校企合作项目为“1”条工程主线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创新培养机制,培养“硕士+技师”高技术复合型人才。劳士领(德国)汽车配件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曾如是评价道:“这所高校毕业生理论基础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在我们公司已经崭露头角。” 紧抓需求导向,服务地方经济 “如果说,‘高校’是一棵树,那么‘地方’便是其得以参天的肥沃土壤。作为一所重点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地方高校,我们只有坚持‘立足江苏、辐射全国、面向经济、服务社会’的服务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加强自身内涵建设,加快改革创新,才能持续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江苏理工学院党委书记王建华说。 对此,学校主动接轨地方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参与了常州市“十三五”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创新发展研究,主导设计了“常州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技术路线图”,服务常州“智能制造一流名城”建设,为“常州智造”提供智力与应用型技术人才支持。同时,以国家、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特别是常州市十大产业链重点发展需求为导向,近年来该校又进一步加大学科建设力度,优化专业布局。开设通讯工程、软件工程、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数字媒体技术、物联网工程等新专业,建成一批有特色、优势明显的特色专业,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尤其是,该校新增车辆工程专业和交通运输专业,主动对接常州市的轨道交通产业,对常州市乃至江苏省轨道交通产业的技术进步起到较好的推动作用。 此外,围绕绿色制造,该校设置了“绿色成形技术与工艺”、“装备轻量化设计与制造”、“系统智能控制与检测”三个培养方向,分别从节能减排、节材降耗、智能增效的角度,服务装备制造企业的绿色化发展培养特需人才;新增江苏省高校“高性能材料绿色成形技术与装备重点建设实验室”、“江苏省报废汽车绿色拆解与再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州市装备再制造工程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学科研究平台和人才培养基地8个,提升了科研条件和服务地方经济能力。瞄准机械学科发展前沿,服务装备制造业绿色化、智能化发展的战略趋势,重点开展了基于高端装备关键共性制造技术与方法的研究;立足机械制造基础研究,面向装备制造业产品转型升级和节能减排迫切需求,重点开展了开展高性能电化学成形、半固态喷射成形、激光辅助旋压成形等特种成形加工应用基础研究,并取得重要突破…… “建设有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是我们‘十三五’的奋斗目标。”曹雨平说。他表示,接下来,全校将进一步扎实实践产学研协同创新,做足做好地方文章,当好苏南发展的“助推器”。 (张羽程 本报记者 汪宏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