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综合总第3942期 >2016-12-15编印

年轻人为什么不爱喝茶
刊发日期:2016-12-15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产地、品种、武夷山、大红袍、明前明后,甚至还有长篇累牍农园农夫的故事。我们有这么悠久的茶文化和历史,可是很多年轻人似乎根本不在乎这些。繁多的品类和悠久的历史,甚至让年轻消费者望而却步。 □ 彭 萦 做消费品,什么市场最大? 无疑是可以让人上瘾的烟、酒、咖啡和茶。为什么?因为在经济不好的时候,很多人会放弃自己不必要的消费,但是大家从来不会抛弃自己的“上瘾消费”。如今,烟、酒、咖啡这三样的东西都已经占领了年轻人的心智。只有一个没有,那就是茶,所以它的想象空间还非常大。 消费品的流行周期非常短,无论饮品还是食品。很多品牌今天非常火,可是过两三年之后就陨落了。以过去五年增长很快的一些产品为例。 咖啡,其实是在公元11世纪时候就开始有人喝咖啡了;坚果,在中国三周时期就有记载;很多人会以为眼镜是现在才有的产品,但实际上11世纪的僧人和学者就已经开始戴眼镜;汉堡,14世纪的时候德国人就已经开始发明了……它们都是整个品类在过去存在的时间最长的,任何一个品类如果他在过去有几千年的历史,他未来持续几千年的历史也更可能。 比方说,BP机只有三四十年的历史,未来再存在三四十年的可能性是很小的、风险是极其更高的。无论是创业者创业或者投资人投资都非常看中一个品类存在的时间有多长。 茶也一样。茶在过去已经有五千年的历史了,中国人喝茶是最早的,最早的是神农氏发现了茶,即便是茶包也有两1200年的历史,人们会把茶叶放在用纸折成的方性的口袋里面。 看一个消费品,他的模式和逻辑是要看美国,但是具体的品类一定要看日本,为什么? 因为中国做消费品会有很多现实的物理性因素,无论是供应链、终端零售业的布局还是原料食材。所以消费者也是一样,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和饮品习惯还是跟日本人最接近。 为什么过去茶没有在年轻人里面流行起来? 茶这种饮料在日本也是最方便的饮料,去年茶饮品刚刚超过碳酸饮料成为市场上第一的品类。但是为什么过去茶没有在年轻人里面流行起来?其实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看一个品类的时候,要看这个品类带给人的联想是什么。 西方人想到茶的时候想到的是什么?想到的是禅、健康、茶包、英式茶叶……他们想到的是大家在一起来个下午茶,是这些很酷的茶元素。可是中国人想到茶是什么样的场景?是父母在家里面,客人来了泡一壶老人茶;或是一些老年人在看报纸的时候顺便泡点散茶叶;还有那些廉价的酒店和会议室里的低端茶叶。这些东西一点都不酷,那年轻人怎么会买并且晒朋友圈?晒朋友圈是非常重要的,它是非常友好型的。 做一个品牌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切入点,因为每一个顾客都有一些固定的场景、任务和需求。比如,我现在特别累,我要考试、我要熬夜,我喝什么,我第一个想到的是我要喝红牛;要跟朋友在周末见个面,我们聊点稍微正式的事情,我们在哪见?三里屯星巴克。 所以,要先有一个具体的任务和场景,然后在这里面找到第一个让你想到的品牌和产品。过去,中国做茶的升级,他们的切入点是什么,他们讲的故事是什么?产地、品种、武夷山、大红袍、明前明后,他们会讲农园农夫的故事,他们会讲茶文化。我们中国有这么悠久的茶的文化和历史,可是年轻人根本不在乎这些。 年轻人要的是什么?格调、简单、快。 所以,茶包是茶升级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因为它足够快、足够简单、也可以有自己的格调。 我们跟很多长期喝茶的潜在顾客聊天,问他们为什么要喝茶,没有人提到“我要醒脑、我要提神”,而是提到一个非常高频的短语:“我就想喝点有味道的水。” 也就是说,很多喝茶的顾客可能本来想要的根本不是茶,他不在意茶包里面是什么。 在分类和取名上,茶包取名一般会用非常中国传统名字,另外一种是非常德式或者西式的名字,比如海岛风情、夏威夷热恋等。但是,很多消费者,特别是年轻消费者,他们根本不关心产地和品种,他们更不想头疼累心地去学这些。所以,现在有些受年轻人青睐的茶产品,直接用名称告诉消费者茶是什么味道的。 现在大家都在做消费升级,怎么做升级?实际上,一个原本15元的东西,现在卖50元,理论上会比原来50元的东西现在卖500元容易的多,只要50元的品类受众足够大,他就能比500元受众大。 比如,MastBrothers这样一款在纽约布鲁克林非常有格调的巧克力,有的茶生产商就把这种巧克力掰碎了放到茶包里,这样,消费者每天都可以使用奢侈品。 (作者为ZeeTea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