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新闻总第3829期 >2016-11-28编印

跨界来的化妆品好用吗?
刊发日期:2016-11-28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1、跨界不盲目—— 依托专业将“特长”发扬光大 “食品企业,又是专业做酵母抽提物的,做出来的面膜肯定放心。”这是在某电商平台购买了安琪酵母面膜的消费者在评价一栏中的留言,这条留言其他消费者都能看到,无意中成为“消费指南”。 “我也用过不少大品牌,尤其是国际的一线品牌。早在六七年前,颐莲还不如现在知名度高的时候,我就已经开始用了,是因为我知道福瑞达是雅诗兰黛的原料供应商。”在济南工作彭女士告诉记者。事实上,不只是雅诗兰黛,福瑞达还是欧莱雅、资生堂、爱茉莉等国际一线品牌的原料供应商。 正如消费者所言,安琪酵母虽然跨界,但并不盲目——依仗的是自己全球领先的酵母抽提物供应商的地位;已经在山东深耕多年的福瑞达医药集团,依托其全球最大的透明质酸,也就是不少爱美女士的“红颜知已”玻尿酸的研发和生产基地的地位,推出的主打玻尿酸护肤的品牌“颐莲”,不仅在山东境内大受欢迎,更是在全国刮起了一股“玻尿酸”美容风;而盘龙云海跨界跨得更接地气——自己种植和加工面膜原料。这种面膜不仅对皮肤来说是安全的,甚至可以食用,从而打消了消费者的空全疑虑。 事实上,药企或者食品企业跨界做化妆品并不是新鲜事儿。其中,同仁堂、云南白药和康恩贝算是跨界“前辈”,但就业绩来看,并没有产生大的影响。早在2004年,同仁堂就推出了“祛痘精华液”等产品,但因为产品没有特色,并没有掀起大的波澜,也没有被更多的消费者所接受。 中投顾问研究总监郭凡礼表示,药企或者食品企业跨界进入大健康领域是看中广阔的市场前景,拓宽利润来源,但这种跨界经营风险大,如果不专业,就很难被消费者接受。 2营销不守旧—— 消费者从使用者变经销商 事实上,药企转型面临的问题之一就是营销渠道问题。无论是云南白药的洗护用品,还是马应龙推出的眼霜,抑或是同仁堂的祛痘精华,产品都是有保障的,使用效果反馈也都不错,但无一例外地面临同一难题——药品与快消品的营销模式完全不同,短期内要找到两种业务营销模式的差异、组建快消品营销团队并实现盈利比较难。而消费者面临的问题是,得去药店才能买到这些产品。而在”互联网+“时代,这些难题似乎并不是很难解决。不少品牌已经开启“线下体验线上成交”的“全民微商”新时代,拉动普通大众实现微信营销。 July是青岛的一位老师,业余时间在朋友圈代理颐莲的护肤品,成为了一名“微商”。“我不想当一个不走心的微商,我自己也是颐莲的用户,用得好了才开始代理它。“记者在July的朋友圈看到,所有产品都先自己试用,照片也都是实拍。 其实,像July这样的微商不在少数,福瑞达工作人员介绍说,“负责淘宝和微店的人员年龄普遍偏小,因为他们最了解移动互联网时代顾客的需求,把这两块线上工作交给年轻人就对了。” 数据是最有力的证明——福瑞达颐莲微商平台上线5个月,累计用户参与量达千万人次,累计在线会员数近50万人,已经形成了2万余人的销售团队。 不仅是颐莲,安琪酵母面膜也鲜见实体店身影,但在电商平台却拥有一批忠实的粉丝。 3概念不含糊—— 不爱“药妆”爱“美妆” 在业内人士看来,无论是食品企业还是药企,推出的产品比“前辈”药企受到关注和欢迎,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准确抓住消费群体。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信息中心行业分析顾问张晓冬认为,此前,药企推出的化妆品,主打“药妆”的概念,这就使得其身份有些尴尬——药妆给消费者的暗示似乎是,皮肤有问题的消费者,是亚健康的状态。药企做药妆是从有问题无问题的角度来切分目标人群。 消费者都不愿意公开自己的隐私。这造成一种现象就是消费者在药房购买完药妆之后,赶紧把包装盒撕下来,把里面的东西留下带走。连做药妆行业的一些女性,也向记者表示过自己有这方面的顾虑。 而像酵母面膜、可吃的面膜以及玻尿酸护肤品,无疑一下切中了消费热点——酵素、玻尿酸、可食用这些概念正是当下爱美女性关注的热点,并且把使用安全的理念传递给消费者,可以说,正中爱美女性的“下怀”。 张晓冬分析,化妆品本来是属于炫耀式消费,追求美的感情消费。而药妆则属于理性消费,是带有针对性的消费。如何打出消费者喜欢的概念才是重点。